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372

的是什么?是稳住朝纲,是安定内政,是让大晋迅速从韩氏、赵氏、张氏这几个门阀的倒塌中恢复过来,然后一致对外!”

燕后看了看永嘉帝,问他,“皇帝懂吗?”

永嘉帝不由自主地看向萧季绾,燕后便又问萧季绾,“大都护,长公主,你懂吗?”

在燕后语重心长的反复询问中,萧季绾艰难地抬起手,“臣明白,但是儿仍想一试,阿娘身上的毒,茂国公不能解,但药王孟神农未必不能。”

永嘉帝惊喜道,“阿绾,你能寻到药王?”

“药王神出鬼没,四方行医,孤不强求。”燕后终究还是心软了,“不过,你想试就去试吧。”

第176章 打破

萧季绾决意前往蜀中寻找药王孟神农的踪迹, 她自是不能够堂而皇之地以这样的理由离开京城却不回安南的,否则前朝便会有诸多不利于朝纲稳固的猜测流出,为了从一开始就遏制流言传出, 永嘉帝以劳军为由, 诏令萧季绾代其巡视广云、剑川, 犒劳长水军。

临走前一晚, 燕后格外叮嘱, “长水军收复广云与剑川, 为我大晋立下大功,先帝却因忌惮北齐, 从未褒奖过他们, 赏罚若不分明,如何收揽军心,哪怕他们再忠心为我大晋, 时日一久心中也难免会有想法,如今新朝既立,我们正可以拿出与先帝不同的态度来,你此去, 巡边慰军才是首要之事。”

永嘉帝也道, “此行有劳阿绾。”

萧季绾颔首称是。

该提醒的都提醒了, 而萧季绾也不知听进去多少,燕后甚为无奈,只好给慕容念递了个眼色,“孤乏了,你代孤送公主回去。”

“是。”

慕容念自被燕后派孙司正叫回去后, 便再也没回过长乐殿,而是日日寸步不离地跟在燕后身侧, 她见到燕后的时间甚至比萧季绾、萧季钧俩兄妹还要多,萧季绾也曾向燕后请求让她带回慕容念,可都被燕后婉拒。

“儿告退。”萧季绾拱手转身,慕容念垂眸跟了上去。

二人出了文德殿,得从宸元殿的后头绕过去,才能到达另一侧的长乐殿。一路上,萧季绾刻意放缓了脚步,拉长了两殿之间的距离。

“我想不明白阿娘为何要留下你。”

“婢子也不明白。”

萧季绾停下脚步,垂首注视着慕容念,慕容念低着头,她这么看过去,隐约能看见慕容念眉心淡淡的疤痕,一连串的风波卷过,至今未曾停歇,萧季绾的心本就不静,此刻更为焦躁,她直白地挑破慕容念的谎言,“阿念,你在骗我。”

“婢子不敢。”

“你不敢?”萧季绾自言自语道,“你敢的事儿多了去了。”

慕容念抬头望向远方,天际那头,有乌云涌动。

“大都护,风雨就要来临,婢子未曾带伞,请您快行。”

萧季绾顺着慕容念的目光看去,乌云压低十分低,再低一些,似乎就能够将人裹挟而去了。

“你时而对我说真话,时而对我说假话,时而又什么都不对我说,阿念,你究竟在想什么?”

慕容念能感觉到萧季绾的变化。

从戚晏清在太庙前自尽后,萧季绾的身上就出现了一股压抑之感,经历了平帝驾崩、燕后中毒之后,这种压抑在她的身上更加浓烈,她用理智与冷静竭力压制内心的焦躁,而事实上,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不冷静。

萧季绾在急切地想要证明什么,抓住什么。

她为何会这样?

因为她在害怕,在畏惧。

“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慕容念看出了,但是她又无法去做得更多,她只能这样说,只能这样告诉萧季绾,她只要为难了,难受了,萧季绾就一定会放过她。

慕容念很清楚这一点,又十分痛恨自己清楚这一点。

萧季绾果然在她两难的神色中缄默,而后继续往长乐殿的方向走。

慕容念不自觉加快了脚步,就在堪堪要追上萧季绾时,她陡然意识到这里是太宸宫,不是山高水远的安南都护府,在她前方的人是晋宁长公主兼安南大都护,不只是萧季绾,于是又放缓了步子,故意落了萧季绾一肩宽。

余下的路程,二人谁都没有开口。

慕容念将人送到长乐殿外就转身离开,回去的途中正好撞上从宸元殿出来的钱大监。

“大监如此行色匆匆,可是有急事?”

钱大监往慕容念来时的方向看了看,问道,“慕容娘子,大都护可在殿中?”

“大都护方才才从太后处回去,大监既是有事要寻大都护,婢子就不打扰大监了。”说着微微屈膝告辞,钱大监略一点头,就带着人匆匆离去。

慕容念望着钱大监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萧季绾回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