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315

耶怎么会让你做出那样的选择呢……”

赵惊玥不明所以,“那……”

“他不会死的。”赵士全说道。

端午过后,天气一日比一日热,高耿的心情也一日比一日烦躁,他不愿住在荥州的府衙,非要往山谷里搭帐篷,于是由高起督工,在荥州积云山一处空旷的山谷临水的山谷里仿照高薛在塞北的旧时王庭,搭建起了王帐,以充作高耿的临时行宫。

行宫一搭建好,高耿就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

山谷里比外头要凉爽,高耿的心情也渐渐平复,加上药道炼制的丹药使得他的头疾在快速好转,高耿的脾气倒并未因为战事停滞而再度恶化,反倒比在平城皇都时要温和。

高起从府衙赶到行宫,向高耿汇报最新的战况时,高耿正在弹奏尤伽琴。高起跟在引路的总管身后,小心翼翼地进入王帐,“陛下,前方斥候送来最新战报。”

高耿手中的奏乐不停,“哦?徐方出战了?”

高起闻言匍匐在地,“陛下恕罪,蓬莱仍坚守不出。”

尤伽琴的琴声戛然而止,高起将自己的头垂得更低,突如其来,尤伽琴发出“哗”的一声,紧接着,琴被有条不紊地继续奏响,高起屏息凝神,听出这是高薛族流传已久的一曲乡间小调,旋律轻松愉悦,他暗自松了口气。

高耿奏完手中的一曲,才让高起起身,高起跪得双腿发麻,却也不敢表露半分,同从前相比,眼下的高耿已经算是十分和蔼可亲了。

高起在一旁落座后,高耿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尤伽琴,打开高起带来的战报,战报不长,很快就能看完,看完后,高耿将战报扔在一旁,接过宫人奉上来的酒,“来,敬南部大人。”

高起维持着跪坐的姿势转向高耿,“臣不敢。”

“徐方坚守不出又与你何干,”高耿将骨杯里的酒一饮而尽,有两三滴落在衣襟上也浑不在意,“南部大人,你说,徐方为何坚守不出呢?”

“臣,臣不知。”

“你猜猜。”高耿一定高起说出个所以然,高起只得硬着头皮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才找出个说得过去的说辞。

“臣,臣猜测,徐方是担心燕拓当年之事,重演吧。”

高耿在胡床的栏柱上重重一拍,“说得好,那你知道,该如何去叫阵了吗?”

高起心领神会,“陛下是说,用当年燕拓之死刺激徐方?”

“哼,当年虽然让他们打赢了,但是蓬莱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高耿想起蓬莱一站,不无遗憾道,“当年只差一点点,整个长江以北便都是我们高薛的了,既然徐方打定主意坚守不出,那么就让我们的老朋友,燕拓,为我们敲开蓬莱高耸的城墙吧!”

信鸽从东到西,飞越了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了茶池的安南大都护府。

“你那鸽子不是才送出去吗?怎么就飞回来了?”谢咏絮伸手在鸽子灰色的圆点毛纹上轻轻一按,鸽子发出一声极暴躁的“咕”,谢咏絮急忙收回手。

萧季绾三两步上前捉住鸽子,“她不会轻易动用信鸽传信。”

“哦,那么只能说,建宁又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谢咏絮打了个哈欠,“什么事啊?”

慕容念传来的字条上只有两行字,“齐帝三十万军亲征蓬莱,师言,兵出汉川。”

谢咏絮无意中瞥了一眼,随即瞪圆了双眼,“齐帝亲征……”话音未落被萧季绾一眼挡了回去。

自觉地住口,谢咏絮忧心忡忡地问,“你打算怎么办?”

“怎么办?上头不都写了吗。”萧季绾将字条收好,“这只鸽子交给你照顾,务必给我养好了。”

谢咏絮双手握住鸽子,“汉川可不好拿下,汉川前头还有一个剑川。”

“我知道。”萧季绾转身往外走,“我去寻姜大将军,你再替我传封信去泸州,问一问罗刺史此事始末。”

谢咏絮抓着鸽子抱怨道,“一天天的,怎么就没个头。”

鸽子发出一串“咕咕”声以示不满。

“知道了!这就给你找吃的!”

第149章 过北

长江之上, 六艘中等个头的船只护卫着一艘两层高的大船在水面上平稳地行驶,大船的甲板上站了两个人,一人博带宽袖, 做文人打扮, 一人身披甲胄, 是个武将, 这二人便是奉命前往荥阳与北齐和谈的大晋主使与副使, 颜君至与姜尚川。

波澜壮阔的长江犹如一道天堑横贯东西, 将这片土地分隔成南与北。南有南的风物,北有北的水土, 姜尚川生于江南, 长于江南,但其实,他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北方人, 因而他的体魄亦是与生俱来的北方体魄,他的灵魂冥冥之中与北方的风□□鸣。

颜君至一只手压下被江风吹得鼓起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