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颜君至露出不赞同之色,“姜原遂姜大将军,顶多也只能称为嫌犯吧,若要称作凶手,可是得有确凿的证据的。”
“哦!”高耿面露怒色,“你是说朕,没有证据?!朕难道还能不知道是何人杀了我儿?!”
是吗?
第151章 广云
颜君至持节颔首, 不缓不慢道,“陛下爱子之心,我大晋不敢有疑, 臣虽未曾见过伽南王, 但从传闻猜测, 伽南王定是少年英武的天生勇士, 这才能战无不胜, 令关外诸部闻风丧胆, 而我大晋的姜将军年逾四旬,一直在军中默默无闻, ”说到此处, 颜君至觑了觑齐帝的脸色,继续道,“若非他偶然得了机会, 于安南救晋宁公主于危难,至今恐怕也只是长水军的一名普通士卒,齐帝陛下言伽南王死于他之手,”颜君至叹了口气, “臣也不怕陛下笑话, 此消息传至建宁, 莫说满朝文武,连帝后也不信我大晋还有能够英武胜过伽南王的沧海遗珠。”
高耿闻言脸上出现了转瞬即逝的犹豫,高恭是他倚重的长子,这个儿子有几斤几两,他自认为比谁* 都清楚, 所以当他得知高恭很可能死于姜原遂之手时,他也是不相信的, 但是他派去长安暗查高恭之死的暗探已经寻得证人证实,确有人在高恭暴毙当日,于太极宫附近见到了姜原遂,因此,尽管高耿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他仍愿意相信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暗探,颜君至的话,并不能够引起他进一步的怀疑。
何况大晋缺将,这一点他早知,否则也不会在蓬莱血战之后,依然有恃无恐,不将大晋放在眼中,正因缺将,颜君至方才所说的话才不能不让人深思,这是否是大晋为了保住姜原遂这个将才,所设置的陷阱。
“颜大家,你不瞒朕,朕也不瞒你,你这个疑问,提得非常好,”高耿转了转拇指上的扳指,“朕也有过同样的疑问,但是在证据面前,朕不能不相信。”
对于高耿的反应,颜君至早有心理准备,他一步一步,缓缓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陛下言铁证如山,臣是不敢冒昧地请陛下出示证据的,只是臣怎么都想不明白,姜原遂乃我大晋军士,一举一动都受严格的限制,他如何能逃过那些限制,渡过长江,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北齐刺杀伽南王?陛下的北齐,可不是无人之境。”
这个问题问住了高耿,高耿的暗探至今都未曾寻出姜原遂是如何从大晋潜入北齐的,又是如何深入北齐腹地去往长安,接近高恭,刺杀高恭的。
这事儿听着便难如登天。
高耿只要一想到大晋在籍的军士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北齐,还能够将他最强大最勇武的儿子给杀了,且他们耗费了许久才寻找到真相,他就寝食难安。大晋能暗杀掉高恭,难保有朝一日不会故技重施,暗杀掉他,这也是他迫不及待想要攻下蓬莱,南下一统的原因之一,只有大晋彻底覆灭,他的安全才能多一分保障。
“这,就要问你们大晋的陛下了。”高耿意有所指,“朕也很想知道,你们大晋的在籍军士怎么能够潜入我大齐?”
颜君至面色惨白,连道几声“冤枉”,“齐帝陛下莫不是怀疑这是我朝陛下的谋划,这可太冤了,太冤了,那姜原遂在公主和亲郁林之前,陛下连军中有这个人都不知道,若知道有这么个人,又怎么会让他在长水军荒废了这么多年?齐帝陛下,您说是吧?”
高耿听完再度陷入沉思。颜君至这话听着倒像真的,若那姜原遂如此神勇,怕早就入了蓬莱右卫军了。
“颜太傅说得头头是道,那朕手中的证据又如何说?”高耿故意露出不耐之色,颜君至见了,更加从容不迫起来。
“臣只是从姜将军暗杀伽南王一事成立的可能性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毕竟从我朝的立场与实力而言,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被怀疑的可能却恰恰相反,此事风险太高,好处却不怎么见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颜君至的话犹如一把利刃,高耿的脑中响起了嗡鸣之声,刹那间,他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颜君至见目的已达到,且眼前这位北齐皇帝瞧着像是犯了病,他便识相地告退,“大齐陛下,我朝帝后命臣给陛下带来了一份礼物作为会面之礼,聊表心意,礼物在山外,臣这就去让他们送来。”
颜君至走了,大晋的礼物却沿着他方才走过的路来到了高耿面前。
是一幅精美的苏绣。
一只雄狮带着两只幼崽在追逐一只羚羊。
高耿看完,脑中嗡鸣之声更甚,“快,快请国师!”
积云山王帐这边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至皖北大营,写着消息的字条是高弘递到高涣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