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现,仿若一团团燃烧的幽冥鬼火,格外悚人。
河中为数不多的夜行船中,有一艘不大不小的,从外头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零星几只船路过时,夹板上的守夜人都会忍不住送去一个眼神,因为这艘船上的灯笼,是白色的。
这是一艘丧船。
丧船在渭河上并不多见,但也并非从来没有过,有客死异乡想要落叶归根的,便会租上这么一艘船,雇上一支送葬的队伍,将棺椁送到已逝之人的家乡,再入土为安。
这样的送葬方式,按照送葬的规格不等,价钱也不一而足,虽然价钱有高有低,但是也绝非寻常百姓能够付得起的,至少也得三四十两起,在如今混乱的世道,只会更多。
也因此,这样的丧船往往会被水匪盯上,所以额外又要花费一笔银子请护送的保镖。
不过这艘船看上去简陋,除了悬挂了白灯,外头并看不出还有其它的法式,并不像有保镖护送的样子。
也的确没有保镖护送,船上一共只有八人,两名船夫,四名抬棺人,余下两名一名领头,一名打杂。
尽管没有保镖,这艘船自从洛水起航以来,却从未遭遇过水匪。
那是因为,打头的两只白色灯笼上,贴了黄符。
这代表着,船中棺材里躺着的,是不满十五的女子。
按照中原的风俗,女子未满十五而亡便算早夭,女属阴,早夭之女更是重阴之人,加之水也属阴,二阴相遇,需以黄符镇守,否则恐有尸变【2】。
但这世上有个词叫做“百密一疏”,虽则有黄符,可保不准就会有意外。
据传闻,几十年前的渭水上就出现过送葬尸变之事。具体缘由无人知晓,只听说黄符失了效,棺椁中女子借尸还魂,船上红光大盛,惨叫不断。女子将船上送葬之人杀了干净,而后抛尸渭水,船驶入一片浓雾中消失得干干净净。第二日太阳升起来,两岸驻留的船只才敢上前查看,丧船停驻之处,飘散着几十具死相骇人的尸体……
所以有了那传闻后,凡渭水之上过路丧船,再也没有遇上过水匪。
第054章 动静
“怪不得我方才在甲板上望风的时候, 那些过往船只上的人一开始都好奇地往这边张望,待看到咱们船打头那两只灯笼上的黄符时,都要躲着走, 原来渭水上还有这等吓人的传闻呢!”说话的是人长得虎头虎脑的, 一脸憨像, 看着年纪不大, 至多也就十三四岁出头, 是个半大小子。
半大小子在棺材铺当学徒当了三年, 第一回出来接活计,被“经验老道”的做法事的老师傅吓得抱头, “那咱这船, 不会有危险吧?!”
老师傅摇了摇头,盯着这间贴满了黄符的逼仄屋子,叹了口气, “若非世道艰难,谁想出门接这样的活计。”
老师傅提到“世道艰难”,半大小子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哎,若非世道艰难, 爹娘也不会将他送进棺材铺当学徒。这年头种地的难, 走商的难, 干什么都难,洛州那样繁华的旧时东都也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只有做死人生意的,才勉勉强强能糊口。
他们晋人讲究事死如事生, 即便日子艰难,家中做不到日日祭拜时时供奉, 人走之时怎么都要想尽办法捐一副薄棺的。
临了有个收容地,死后才不至于当个孤魂野鬼,等魂入太山府,来世投生一个太平盛世,哪怕当条狗,也好过当个乱世人。
想到这里,半大小子挺直了脊背,也不再畏畏缩缩的,他现在就是个吃死人饭的,还怕什么死人?!
这么一想,他觉得掌柜的让他跟船也没什么奇怪了。
给他银子的真是个大好人,虽然那人看着很凶,但是出手大方啊!出这一趟,对方可给了十两银子呢!十两银子啊,掌柜的就算拿去一半,他还有五两,五两拿回家,至少几年内耶娘和妹妹都有粮食吃的,不用死了!
而且他只需要路上搭把手,抬抬棺,天黑时候记得在棺材前头烧纸,再轮换着守夜,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这活计只要胆子大,不把隔壁的动静当回事,就没什么!
正想着,隔壁忽然传来清晰而细微的动静,半大小子看了一眼老师傅,老头已经睡着了,想必没听见。
哎老了老了,耳背,耳背也并非没有好处。
他是年轻,可年轻耳朵灵啊,这不,他又听见了隔壁的动静。
隔壁不是用来住人的地方,而是停灵的屋子,其实每天夜里他都能听到隔壁的动静,那动静说大不大,像什么盖子打开的声音,他也不敢细想。
一开始他怕,但是瞧大伙儿全然不知的模样,他更怕是自己的错觉,就一直没往外说,结果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