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90

姜原遂摇了摇头,老实道,“不知。”

“某也不瞒你,让你来蓬莱,是为寻一人。”徐方手中的木杆在沙盘上的某处点了点,“先遣队伍已经混入了荥阳,在荥阳荥州一带失去了公主踪迹,你要去往此处与先遣部队会和,再一同营救公主。”

“公主?”姜原遂不甚明白,“哪位公主?”

“我大晋难道还有其他公主不成?”徐方反问,“自然是晋宁公主。”

“公主上元节在宋州观灯,不曾想遇上了北齐细作,被细作劫持,你所要做的,就是从细作手中救回公主。”徐方简单地解释了原委。

姜原遂心中还有许多疑惑,比如公主为何会在宋州?帝后为何要他孤身前来北方营救?

显然这些问题徐方并不打算回答,也没有时间回答。

“公主失踪已有半月,时不我待,你即刻出发。”

“是!”

姜原遂领命而去。公主落入敌手非同一般,此事也容不得他细想,还是快些想法子救出公主为好。

只是,公主如今会在何处?

第044章 流亡

北齐的皇宫是在大晋古平行宫的原址上扩建而成的, 齐帝高耿在进驻中原后依然不舍草原上穹庐林立的高薛城,所以在扩建古平行宫之时,下令将后来加盖的殿宇全部仿照高薛旧宫的圆顶穹庐大帐建造, 也因此, 北齐皇宫融合了大晋与高薛两种建筑风格, 巍峨对称的中轴三大殿之外, 是一圈一圈的穹顶殿宇。

高耿所居的金顶殿在整座皇宫的西北一片, 西北地势较高, 寝殿坐落在此,可俯瞰全城之景, 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同时,这也导致群臣觐见奏报时,需要先爬上一段长长的山坡。

云中王高涣巡视归来, 花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巡视所得汇集成卷,打算今日向他的父皇齐帝高耿述职。

上金顶殿的路不好走,但高涣年轻,体魄健壮, 这点上山的路对他而言不算什么, 只是对他而言犹如闲庭信步的一段路, 对一些养尊处优多年,年纪较大的老臣就很难了。

高涣行了一半的路途,就遇上了大汗淋漓的南部大人,高起。

“见过云中王。”高起见礼。

高涣颔首致意,正打算与高起擦肩而过, 继续往上走时,高起忽然叫住了他。

高涣平静地转身, 见怪不怪地问道,“可是父王又犯了头疾?”

高起连连擦汗,好心提醒,“陛下这段时日接连不断地犯头疾,已经一月不曾下过金顶殿议事,若不是急事,王上还是略缓一缓再觐见为妙。”说着,高起面带神秘地凑近了高涣的耳边,“听说陛下已经命丞相在古平以及附近的几个郡甄选适龄男女三千,要度化入寺呢。”

高涣神色不变,朝高起微微拱手,“多谢南部大人告知。”

“应该的应该的。”高起摆摆手,径直下山去了。

高涣站在原地眺望山上的金顶殿,阳光之下,金顶殿的殿顶闪闪发光,晃人双目。高涣不惧刺目的光,直视着殿宇驻足片刻,想了想还是转身下山。就在他转身之际,身后隐约传来尖锐的求饶之声,不止一人。然而他却恍若未闻,迈着稳稳的步伐下山去了。

高耿早年间从马上摔下来过,磕到了头,从此便患上了头疾,寻医问诊多年,头疾没有丝毫的好转,为此而死的医者不计其数。早些时还好,虽然疼痛,但是还能略扛一扛,可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高耿的头疾也越来越严重,轻则头疼欲裂数日卧床不起,重则神志不清嗜血好杀,以至于臣下隔上一段时日去金顶殿觐见述职时,见到的侍奉的宫人妃嫔尽是些陌生的面孔。

高涣对高耿的病情见怪不怪,但是这一回,他从中嗅出非比寻常的意味。

度化三千善男信女入寺,还是头一回,也不知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不过谁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耿他听了。高薛信奉佛教,每岁秋祭都会度化一定数量的男女入教,侍奉神佛,但是眼下又不是秋祭,高耿却一下要度化三千人,是在敬佛,还是因心虚而赎罪?

高涣一边想着此事,一边往山下走,迎面碰见了他的四弟高弘。

“阿干,正寻你呢,”高弘看了看山上的金顶殿,“你不是向父皇回禀巡察之事吗?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父皇头疾犯了。”高涣不欲在此就此事多言,“改日再说吧,你寻我有什么事?”

高弘也知道高耿犯了头疾后那些可怖的毛病,急忙止住了话头,回道,“还是没有消息。”

高涣忍不住皱眉,“第几日了。”

“第五日。”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高涣抬脚往宫门的方向走,“先回王府。”

摆脱了子甲后,萧季绾与慕容念追着夕阳一路往西走。二人不识路,但是万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