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季绾在山中已经待了三个多月, 她每日午时之前在戚晏清跟前听课,午时以后就开始参与搭建穹庐,穹庐也从一开始的一面篱笆一侧屋逐渐变成一个有门有院,还有正屋有侧屋的规整小院。
正屋面宽三间,左侧间是萧季绾的卧房, 中间为书房,又侧间则是慕容念的卧房, 而她们最先建造好的左侧屋,被从一间扩成了两间,一间是白虹与青冥姊妹二人的卧房,一间则做了储物之用,在左侧屋的对面是两间连成一体的右侧屋,一间是穹庐的膳房,一间是浴房。
除了屋子,穹庐还有前后两个院子,后院郁郁葱葱种满了竹子,小竹林掩映的角落之处有一个厕房。前院目前还空着,在搭建穹庐时戚晏清就让她们将前院空出来,说日后另有他用。
穹庐所有的房屋都用了竹骨泥墙的构造,这些都是萧季绾在白虹和青冥的帮助下搭建出来的,至于慕容念,萧季绾瞧她弱不禁风的样子,怕她儿时在掖庭吃了苦头,还未将养得回来,说什么都不让她插手,因而除了陪萧季绾上课,慕容念便只负责管家与做饭。
慕容念在掖庭干的是浆洗的活计,没做过饭,加之对土灶的用法不熟悉,初时做得极为难吃,连她自己都觉得难以下咽,可却无人说过一句不好,无论她做成什么样,其余四人都会面不改色地吃下去。
她曾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你们不觉得难以下咽吗?”
戚晏清回答她,“做了几十年的饭,到老终于不用自个儿做饭了,能当个甩手掌柜,哪还管难不难吃啊!”
戚晏清和颜君至都不喜欢做饭,但为了二人都不在这深山僻壤之处饿死,这对师兄弟约法三章,你做一日,我做一日,二人轮着来。在颜君至去了建宁后,戚晏清因为实在懒得做饭,过了许久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好不容易来了个主动承担做饭家务的慕容念,对他而言能吃就行,反正吃不死人。
“阿念是新手,能做成这般已经很不错了,”萧季绾捧着碗一脸真诚地鼓励道,“熟能生巧,我相信阿念的手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慕容念又看向白虹与青冥,这二人如今虽不在军中,但用饭时仍保持着在军中“食不言”的习惯,感觉到慕容念看过来,也只是抬头冲她笑笑。
哎,看来吃不下的也只有她自己。
不过萧季绾说得很对,熟能生巧,等到穹庐全部建成之时,慕容念已经能够将饭菜做得如寻常口味一般了。
“阿念果真聪慧!”萧季绾夸道。
穹庐建成,萧季绾以为接下来每日只需要上半日的课,余下的半日终于能够好好休息了,结果某一天在戚晏清的草庐上完课要回穹庐时,戚晏清叫住了她,“院中篮子里的东西别忘了带回去,明日卯时按照路线图上画的,带上篮子里的东西,去那里等为师。”
篮子里是几把镰刀以及一张路线图,萧季绾回到穹庐后盯着路线图看了好半晌都猜不出戚晏清想要她做什么。
“阿念,你能瞧得出吗?”萧季绾躺在慕容念的膝头,举着路线图问。
慕容念放下手中的针线,低头看了看,“娘子明日去了不就不知道?”
“嗯,算了,不猜了。”萧季绾将路线图丢在一旁,翻了个身,脸朝内面向慕容念的腹部,拿起慕容念刚放下的针线抖了抖,问道,“这是什么?”
“这不是你自己的衣裳吗?”慕容念从萧季绾手中夺过针线,继续缝补。
由于戚晏清的授课之地没有定数,有时在草庐中,有时在映星潭旁,有时在悬崖峭壁边,有时在山中其他之处,萧季绾的衣裳便常常在随他进出上下山林之时被蹭破刮坏,因此,慕容念除了厨艺,针线上的功夫也突飞猛进。
一道破损之处缝补完,慕容念收了针线,顺道检查了一番余下之物,提醒萧季绾,“家中余下的丝线不多了,也不知道何时能够下山购置用物,这几日你仔细着点儿衣裳。”
如今穹庐之中的日常用物还是三个月前徐方命人送来的。
虽然戚晏清没让徐方帮着搭建屋子,但是他对徐方钻他话中的空子,给萧季绾她们送衣食用度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萧季绾是来拜师学艺,又不是来干活的,山中缺少的那些个锅碗瓢盆、衣物家具等日常用物,总不能让她们也自己造。
“下山购置吗?”萧季绾不解,“难道徐大将军不会命人送来吗?”
“大将军军政繁忙,未必会面面俱到,”慕容念说,“何况大将军已经送过一次衣食用度,先生未必肯再让他进山。”
萧季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寻机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