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18

“替公主守夜,怕自己睡着,就看看月亮。”妧娘一笔一划地回。

萧季绾侧身半仰着头,看向直棂窗外,月亮悬在天边,清冷而遥远,“长乐殿的月亮和掖庭一样吗?”

妧娘点头。

“哦。”萧季绾重新躺下,对妧娘说,“守夜也是可以休息的,那边有个软榻,你累了可以去休息,我应当不会再醒了。”

第009章 伴读

延和帝的子嗣活下来的只有萧季钧和萧季绾,这一儿一女自出生起就被看顾得紧,因而开蒙后便没有像其他宗室子弟和世家子一般去太学,而是在各自的宫殿中单独延请老师授课。延和帝夫妇生怕一人读书读得无趣,便遵从皇室的惯例,设了伴读,于是萧季钧在开蒙那一年就有了陈青吾这个伴读。

萧季绾是天下独一的公主,从小除了萧季钧和陈青吾,身边便再无其他同伴,而萧季钧身子不好,陈青吾又是萧季钧的伴读,事事需以萧季钧为先,加之这俩都是男儿,同萧季绾总有玩不到一处去之时。

没有同伴的萧季绾很多时候都是无趣的,她对萧季钧有伴读这事儿羡慕得紧,过去的几年中数次向延和帝夫妇提出想要一个伴读,都被帝后否了回去。

帝后给出的理由是,她念书向来三心二意,若再有一个伴读,必定不好好读书,萧季绾一人在* 韦学士门下学了七年,得到了韦学士全心全意的“照拂”,虽自觉这样的日子昏暗无望,却也渐渐习惯了,不过她心中总有一个隐隐的期待,那就是有朝一日帝后会点头同意,给她一个伴读。

为妧娘求情,也是萧季绾在为自己争取。三岁那一年萧季绾误入掖庭,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妧娘,虽然妧娘不会说话,但是妧娘比她长乐殿中所有会说话的宫人都要有趣,妧娘教她用零落的梅花花瓣写字作画,无声地陪着她玩了一个下午,萧季绾感受到了有一个同伴的乐趣,被燕皇后的人带回去时还依依不舍的,甚至在回去后数度想要再去掖庭寻找妧娘,无奈那时她年纪太小,因着那一回走失,燕皇后看管她看管得更加着紧,一连数月她连长乐殿的殿门都不曾出得去,等到能出去了,她也差不多忘记了妧娘,直到前一阵再次遇到她。

萧季绾打心眼里觉得,妧娘应当是她的伴读,所以为妧娘求情时她才想到用“工诗能赋才华出众”作为赦妧娘出掖庭的缘由,至于这个缘由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在她想来反正妧娘识字,等当了她的伴读再学也不迟。

对于掖庭罪籍的宫人而言,能够被赦免离开掖庭已经是幸事,妧娘不光离开了掖庭,还成为了晋宁公主的伴读。宫人们觉得,她运道不是一般得好,而妧娘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惊讶与兴奋,她本就心不在此。

妧娘表面波澜不惊,相比之下,萧季绾倒显得喜形于色。

得了这个伴读的第二日,她破天荒地在卯时一刻就到了学堂,也就是长乐殿的四大配殿之一,比韦学士足足早了三刻,以至于韦正度韦学士在踏入配殿时还以为自己昨夜未曾休息好眼前出了幻影。

萧季绾见了韦学士,先是起身行了学生礼,而后乐呵呵地拉过妧娘,向韦学士介绍道,“老师,这是我日后的伴读,叫妧娘,她会写字。”萧季绾格外强调了妧娘会写字,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长处。

韦正度昨日在家中就接到了帝后的传话,帝后告诉她今日萧季绾会带一名伴读上学,还说这名伴读是从掖庭寒梧院出来的,令他多加留心。

帝后未曾明言,但韦正度稍想一想便能明白。掖庭寒梧院出来的是罪籍,帝后又对她的身份只字不提,便只能是多年前没入掖庭的慕容氏女眷了。

“嗯。”韦正度未改他终年一成不变的板正脸色,面对萧季绾带着夸耀的目光,他只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时辰已到,公主,臣要开始今日的课业了。”

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反应,萧季绾失望地低下头,不过她很快就开心起来,因为她发现今日韦学士并未带晦涩难懂的《春秋》前来,“老师,今日我们不读《春秋》吗?”

“今日习字。”韦正度提笔饱蘸了墨,运气流畅地在白宣上写下“永”字。

萧季绾刚舒展的眉眼顿时又皱成一团。

怎么是“永”啊!这个字她习了数年,一直都写不好。

韦正度写好后停笔看向萧季绾,萧季绾迎着老师审视的目光,战战兢兢地握起笔,正要下笔,忽然灵机一动,“妧娘,老师说这个‘永’字的写法可有讲究了,不如我教你吧。”

韦学士拿起戒尺敲了敲长案,“公主不可三心二意。”

萧季绾听见戒尺的声音,下意识身子一抖,缩起胳膊老老实实地下笔,韦正度见状皱眉,戒尺挨着案几又是重重一拍,“腰背挺直。”

萧季绾骤然被吓了一跳,笔下没控制住,斜出去一横,一个“永”才写了两笔就被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