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35

随手放在窗棂上,她从信封中抽出了信笺。

还未打开信笺, 慕容念就隔着纸背认出了萧季绾的飞白书。

用飞白书写就的字其实辨别起来有些难,慕容念一开始看不太懂,但是她给当萧季绾伴读那会儿,萧季绾曾特意用正楷为飞白书做批注, 一一对照起来教她如何辨认, 因此手中这一份只写了几行的信, 并不难读。

第一行是慕容念的名讳,“阿念。”

接下来萧季绾用寥寥数语讲述了自己到了郁林以及后面发生的事,她写道:

“已至郁林,次日见郁林王,郁林王苦集权, 吾为其讲禹、楚、新之史,郁林王似有所感。万安, 勿忧。”

到这里,信笺的内容还结束。

“勿忧”之后,萧季绾另起一行,写,“贺花朝之日诞辰,今时无所有,聊赠一画珠。”

信的末尾,萧季绾画了一物,竹节的纹样包裹着一个圆。纹样不大,乍一看看不出什么,慕容念却明白了萧季绾想做什么,明白了她想做什么,慕容念顿觉捧在手中的信笺隐隐发烫,她原想将信再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深思萧季绾信中所言“郁林王苦集权,吾为其讲禹、楚、新之史”的事,眼下却被末尾的纹样搅扰地心神乱了几分,再不能够冷静地重读,便将信笺折好,放回信封之中,关上窗棂,回到书案后坐下。

住处只有一扇窗,窗被关上后,光线就被遗留在屋外,屋内一片昏暗。

慕容念闭上双眸,强迫自己回忆几日前去中书省送草拟的诏令,强迫自己思索燕皇后让她陪太子妃去探望张贵妃的目的,强迫自己思索萧季绾为郁林王讲史之事。

强迫自己思索来思索去,思索了半晌,挫败地发现思绪似乎脱离了自身的掌控,既不落在中书,也不落在福康殿,更不落在郁林,只落在萧季绾这个人的身上。

萧季绾让她“勿忧”,她怎么能够不忧,她日夜都在忧,忧三千长水军能不能保住萧季绾的安危,忧孟甘谷会不会言而无信与萧季绾为难,忧萧季绾该怎样在短期之内迅速打通西南马的商道。

慕容念切切实实地感受了自己的担忧,孤身一人坐在昏暗的斗室之中,这种担忧变得更加明显,令她坐立难安。

这般让她无法自持,坐立难安的担忧,只在她兄长林晋西每回出任务时才会出现,林晋西身亡后,她再也没有产生过。

她许久许久不曾体会过了。

这是什么好迹象吗?

从前她刚到此间时,总想着要回去,后来陪萧季绾在北齐颠沛流离一遭,便想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回去,全当报了萧季绾万般回护之情。

可如今,现下,萧季绾这个人,令她开始如当初担忧林晋西一般担忧她,这意味着什么呢?

叹了口气,慕容念睁开双眸,她不能再想下去。

孟甘谷还不算言而无信,在萧季绾为他讲了中原王朝的更迭历史后,他猛然想起萧季绾来郁林可不仅仅是为了替他镇守四方的,人家留在郁林最主要的职责,是建立西南马的商道。

于是孟甘谷第二日再度将萧季绾请入郁林王宫,满脸温和地询问她,“乡君可想好怎么建商道了?”

萧季绾重重叹了口气,“不满王上,我还没想好,实在是人生地不熟,毫无头绪啊!”

“人生地不熟?这好办,”孟甘谷当即召来一人,“乡君,这是本王的军师,现任大祭司,本王让他协助乡君建立商道,乡君有何问题,可以询问大祭司。”

萧季绾一看,这人是她的老熟人克名吴啊!派了这么一人给她,萧季绾自然乐意,只是孟甘谷疑心重,这人她不能直接收下。

“大祭司啊,”萧季绾为难道,“可大祭司事务繁杂,我若常拿商道的事去烦扰,怕耽误大祭司为王上办事。”

孟甘谷大手一挥,“无妨无妨,乡君是贵客,商道是郁林与大晋最为重要的盟约,由大祭司协助公主,理所应当。”

萧季绾再三推辞,孟甘谷坚定不移,无奈之下,萧季绾只好却之不恭地接受了这份安排。

有了克名吴的协助,萧季绾很快就想出了建立商道的第一步,勘测路线,建立商驿,只是这一步少不了实地考察,但身在郁林,她并不能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克名吴将萧季绾的第一步计划汇报给孟甘谷,孟甘谷靠在王座上,眉心紧皱,“大祭司以为这计划是否合适?”

克名吴深知孟甘谷在担忧什么,无非就是萧季绾借着考察之命在郁林探听虚实,于是他劝解道,“王上,若商驿建成,于我郁林也大有益处。”

“哦?此话怎讲?”孟甘谷问。

“先祖王上定下与外界隔绝的规矩,是为了保郁林长治久安,可王上经过诛杀大祭司宋起章一遭,还觉得郁林仍应当这般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