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26

绾真的很怕慕容念自责,见慕容念难得还有心同她玩笑,顿时松了口气,“借什么借,我将那边的事儿做成了,受益的也是他,合该他送我几箱钱财。”

萧季绾要的几箱钱财,萧季钧没有给,说是太过扎眼,哪有放逐还带着成箱成箱的金银财宝的,也不怕路上被人打劫去,于是将钱财换成了药材和药方,还附带了他的老丈人,茂国公宋百药。

“听闻北海多产珍珠,回来之时,可别忘了带上一斛,送予你阿嫂道谢,”萧季钧指了指满满一车的草药,以及草药边上那一方装了医术药方的锦盒,“这是你阿嫂熬了好几个夜才备下的,还有孤的岳丈,你可得好生照料!”

萧季绾望向身后的宫门,“有劳阿兄同阿嫂说一声,大恩不言谢,再者,替我照料着长乐殿。”

“她如今不住长乐殿,你莫不是忘了。”

“也是,那就劳烦阿嫂,多多替我去坤仪殿向阿娘请安,顺便……”萧季绾看向萧季钧,“罢了,你听明白就好,我也不耽搁时间,多言了。”

说罢,翻身上马,行至马车旁,弯下腰对马车内的人道,“茂国公,我们该启程了。”

茂国公探出半个身子,朝萧季钧一拱手,“殿下,太子妃与臣妻就托付殿下照料了。”

萧季钧回礼,“请岳丈放心。”

萧季绾一拉缰绳,“行了,走了!”

宫城城楼上一角,一深一浅两道红色的身影前后站立着,同时望向沿着朱雀大道远去的背影。

“你不下去送一送?”

“殿下不也没去送乡君。”

“她未必想见孤,但是她很想再见一见你。”

“臣相信,终有再见之时。”

延和二十四年正月十五,延和帝下诏,降晋宁公主萧季绾为乡君,去封号,夺实封,命其领郁林安抚使之职,带三千长水军前往郁林,安定郁林局势。

诏书下达的同一日,燕皇后降诏,夺慕容念崇义公主爵位,同时任其为凤台掌诏,留任建宁。

第106章 皇觉

南边的一场雪, 停在了延和二十三年腊月的最后一日,而北边的这场雪,却从天统二十三年的腊月二十六开始, 纷纷扬扬、断断续续下了一个多月, 却仍没有停止的苗头。

这样大的雪酿成雪灾已成必然。

从正月十五前后开始, 关外的噩耗便一个接着一个到来, 先是牧民的帐篷被在积雪的冲击下垮塌, 再是他们耐以生存的牛羊大片大片地冻死, 紧接着,为高耿镇守塞外草原的, 他的心腹北部大人茶契金在巡视灾情的途中被高山雪崩掩埋, 等到人被挖出来时,已经成了一座冰雕。

茶契金是除高恭以外,北齐的又一员猛将, 放羊出身,却被高流慧眼识英纳入军中,为北齐扩张疆域、南下中原立下赫赫战功,也因此, 哪怕他曾是高流部下, 高耿依旧对他委以重任, 并予其北部大人之职,命其代替自己常驻北方塞外,镇守各部,令高耿无后顾之忧。

北齐入主平城的须臾二十多年,正因为有了茶契金的存在, 貌合神离的北方草原各部才不敢蠢蠢欲动,而今茶契金骤然身亡, 于高薛而言,是一个比天降雪灾更加严重的噩耗。

消息传到平城,无人敢耽搁,立时便送上了金顶殿,一同送去的,还有大晋任萧季绾为郁林宣抚使,前往郁林稳定郁林局势的消息。

高耿见了奏报,急诏高涣上金顶殿。

高弘原想同他一道去,被高涣阻止,“最近天着实冷得厉害,你去皇觉寺瞧瞧母妃。”

高涣生母,高弘养母,齐帝的左夫人在天统十四年的时候自请入皇觉寺修行,此后便再也没回过皇宫,兄弟俩想要探望,便只能去皇觉寺。

高弘深知自己担忧也别无他法,只好听高涣的话,“那阿干,你自己多加小心。”

就连高弘也知道齐帝在这时召见必不是什么好事,高涣自己不可能不知晓,不过他也并不在意。

山下通往金顶殿的路上半晌才清扫过,才过了几个时辰,便又被鹅毛大雪所覆盖,高涣接到齐帝传召的消息,一脚深一脚浅地踩着积雪上了金顶殿。

金顶殿中用晋人的方式烧了地龙,哪怕外头冰冻三尺,殿中也温暖若春,高涣一入殿,肩上落了一层的薄雪就化成了雪水,顺着皮裘外袍往下滴,滴在羊毛地毯上,静悄悄地消失不见了。

“父皇。”高涣行了拱手礼。

高耿这一回接见高涣,并未在侧殿,而是在正殿,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地往下看来。

上面的人不开口,高涣也没打算主动解释,拱手立在原地,微微躬身以示尊敬,却并不畏惧,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