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29

前,中原经历了一段长达两百余年的乱世,朝代更迭,皇权交替格外频繁,那一段历史被后世称为‘八朝并立’,不细说也罢,八朝之前,为大周,周之前为魏朝,魏之前为新,中原王朝有皇帝出,便从新朝开始,不过新朝国祚也短,只十六载。”

“新之前呢?”孟甘谷好奇地问。

“新之前亦为诸王争霸的乱世,若要解释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我真正想为王上讲述的,是禹。”

“为何是禹?这禹朝有何不同?”

“因为它与如今的郁林一般,实行的是奴隶制度。”萧季绾问孟甘谷,“王上知道禹朝是如何灭亡的吗?”

“灭亡?”孟甘谷顿时感到背后冷嗖嗖的,“如何,灭亡?”

“奴隶主可蓄养奴隶,小奴隶主可蓄养百名,略大一些的可蓄养千人,再大一些,便可蓄养万人,这些拥有奴隶的奴隶主等同拥有了战斗力,禹朝末年,奴隶主因为财富、土地互相兼并,强大的取代了弱小的,直至出现了最强的那一个,他比禹王还要强大,王上觉得,此时会发生什么呢?”

会发生什么呢?

孟甘谷被萧季绾抛出的问题牵引着往深处想,他忍不住想,若他是最强大的那一个,会怎么做?这还用细想吗?当然是代替弱小的王,他来当这个王了!

在孟甘谷思索的这一段时间里,萧季绾充满耐心地等待着。她一开始就告诉孟甘谷,她想要讲述给他听的,是禹朝灭亡的那一段历史,所以孟甘谷一定会猜到她没有在最后说出的那一句话。

有些结论并不需要讲述者说出来,给予倾听者自由思考的余地,他们会将这个结论想得更加透彻,也更加令他们自己感到害怕。

果然,孟甘谷的脸色渐渐变了,他从禹朝的历史,想到了郁林,郁林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不计其数,若他们之前出现了一个才能卓著又有野心的吞并者……

不,不用去想他们,他自己不就是吗?他凭什么能够占领桑堪成为新的郁林王?固然其中有大晋军队相助的原因在,但他能够叛出桑堪,不就是因为他是先王之子,是郁林头一等的奴隶主?

孟甘谷越想越害怕,他的反应尽皆被萧季绾看在眼中。

“不过王上眼下也不必担心,”萧季绾好心安慰道,“我观现在的郁林,倒并没有出现可以与王权相抗衡的奴隶主的迹象,若真有一呼百应的奴隶主出现,我大晋区区一万五千人的兵马,又怎么能够在此人生地不熟之境为王上横扫叛乱,镇压四方呢?”

孟甘谷面上的惧色不仅不退,反而因萧季绾的一番话又增添了几分,他目光复杂地瞧了萧季绾一眼,“……乡君说得有理。”

萧季绾说得有理,说得太有理了!孟甘谷如是以为。萧季绾可给他提了个醒,郁林维持了数百年的奴隶制,有百害而无一利啊!四境奴隶主那么多,若出现一个强大的兼并了其他奴隶主,就有可能威胁到王权,若不出现,不出现就会像现在这样,境内无法形成统一调度,被外来的军队一击即溃。

“那禹朝之后呢?”孟甘谷并未直接问萧季绾,还怎样解决奴隶制带来的弊端,而是旁敲侧击道,“方才听乡君说,禹朝之后是诸王争霸的乱世,可否仔细讲一讲?”

“禹朝之后?”萧季绾看了看外头的天色,“禹朝之后天下实在太乱,这,这一时半会儿也讲不完啊……”

言下之意,我今日不想讲了。

孟甘谷还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岂能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放萧季绾离开,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也跟着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惊讶道,“哦?外头竟然已经黑了,不知乡君腹中饿不饿?不如我们边吃边聊。”

萧季绾的封地俸禄乃至前头十多年得到的赏赐都被没收,虽还有个宣抚使的正职在身,但此职不在大晋正经官制之内,没俸禄,如今的她全靠兄嫂接济,带了些钱财来郁林,虽说郁林王不至于饿死她,但是往后的日子肯定是比不过从前在太宸宫中时的日子,能省则省吧,反正她废了这么大一番口舌,蹭孟甘谷一顿饭权当报酬,他一个郁林王,肯定吃得好。

萧季绾嘴上推辞,双脚却诚实得很,钉在地上一动不动,口中说着“不劳烦,不劳烦”,心里却已经在期待今晚的饭食了。

“饭食呈上来还需一段时间,乡君不如继续讲着?”孟甘谷生怕萧季绾一顿饭的功夫也讲不完,变着法地催促道。

“哦,也可,我说到哪儿了?”

“说到禹朝之后,诸王争霸的乱世。”孟甘谷急忙接上。

“禹朝之后啊,其实是大楚,楚国开国的武王觉着前朝奴隶制于王权集中无益,便想出了另一套制度,分封,他取消了奴隶制,分封了一大批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