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后被东扩的律氏陀所占,吾虽想一劳永逸,收复郁林全境,然郁林与中原王朝隔绝百年,文明不通,若要收复实属不易,故吾只要蠡谷、大乡二州,在此建黔中郡,为郁林、大晋互通之地。”
蒙昂青虽小,但也听明白了萧季绾话中的委婉之意,她可以帮她当上郁林王,但是她要奉出两州之地。
对此,谢咏絮送了萧季绾四个字,“趁火打劫。”
萧季绾并未否认,也未给自己的行为进行粉饰,她从来到郁林之后所行所为哪一样不是诡术,借刀杀人,趁火打劫,离间反间……种种计策,哪一个是经得住光明正大的审视的。
“你可以这么认为,”萧季绾回谢咏絮,“没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我也并不想要解释,因为我无从解释,我唯一可以告诉你的是,我要权柄。”
延和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四,姜原遂在彻底结束了西面的交战后,合兵东境,萧季绾给予他的任务是,正旦之前结束战争。
东面,姜原遂在打仗,北面,克名吴在有条不紊地推行新政,针对西面与南面的战后乱局,萧季绾采取了当地人主政,晋臣辅佐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战后善后的同时,也同样推行新政。
一切都如计划进行,除了蒙昂青的学业不太理想,不过好在她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生怕自己学不好就坐不稳这个王位,所以每日除了萧季绾给她安排的四个时辰的课业,她还会偷偷缠着谢咏絮给她补习,闹得谢咏絮忍不住去寻萧季绾,要求她提高自己的俸禄。
“我不白干活。”
萧季绾正在雕木雕,没什么反应。
谢咏絮凑过去仔细一瞧,“什么玩意儿,你雕树杈子干什么?”
萧季绾没好气地瞥了她一眼,严肃地纠正道,“什么树杈子,分明是竹子!”
“不好意思,”谢咏絮干笑两声,“恕我眼拙。”
萧季绾低下头去继续跟木雕较劲,谢咏絮等了半日没等到回复,冷不丁道,“我前段日子回建宁,见到了个人。”
萧季绾没过心,随口问,“谁啊?”
“韩再思。”
萧季绾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想了想,“翰林学士?”
“嗯。”
“哦。”
萧季绾又不吭声了,谢咏絮张了张口,心道,我可是提醒你了,万一将来……可别怪我!
慕容念陪燕皇后进了太徽观,就两耳不闻窗外事,燕皇后每日都在殿中为魏国夫人抄写经书,诵经祈福,而又不要她陪着,她的日子比在坤仪殿时要清净许多。
从前慕容念很爱清净,可如今一请静下来,反而开始不适应,便想着法子找些事打发时间。
萧季绾离开太徽观时,在九华院留下了些东西,不外乎经书之类的,慕容念便趁着这几日日头好,将这些经书翻出来晒。萧季绾不爱看这些,又要装模作样掩人耳目,因此经书虽是萧季绾,但是里头都是她的笔迹。
一晃数年过去,她的字迹越来越与从前不同,也越来越与萧季绾相似,不足以以假乱真,但是不熟悉二人字迹的人,乍一看仍会恍惚。
慕容念并未刻意去模仿萧季绾的笔迹,只是她的飞白书是萧季绾教的,心境再怎么不同,下笔之时仍会带出萧季绾的痕迹,但也只是形似而已,她终究不是萧季绾,也不可能是萧季绾。
九华院中架起木板,慕容念将整理出来的经书在木板上依次摊开,日头落在书页上,没过一会儿,书上就沾染了日光的气息。
冬日的日光再怎么强烈,也始终隔着一层什么,慕容念伸出手去接,细碎的光在掌心之中怎么也留不住温度。
一到冬日她的手就发冷,两辈子都是如此,怎么也好不了。
留不住的,就不需要去触碰了,慕容念正想要收回手,忽然一瓣梅花落在了她的掌心。
第134章 夜归
“你当真不一起回去?”萧季绾上马前再次* 询问谢咏絮。
谢咏絮牵着蒙昂青, 低头怂恿,“王师的话太多了,王上还不赶紧让她快些离开。”
蒙昂青半张脸埋在狐裘领里偷着笑, 谢咏絮俯身在她耳边轻声道, “她离开得越早, 王上便能早一日封笔。”
蒙昂青听课向学几个月, 愣是一日休息都没有过, 萧季绾说她开蒙得太迟, 笨鸟先飞是不行了,只能在勤能补拙上多下些功夫。蒙昂青的心气再坚韧, 一连学了几个月, 也架不住这般折磨,就指着能趁萧季绾离去的这段日子好好休息,急忙催促, “此去路远,王师还是快些上路吧,早一日回到建宁,早一日同亲眷团聚。”
萧季绾对蒙昂青的小心思洞若观火, 警告似的瞪了谢咏絮一眼, “我不在的这段时日, 王上就交给你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