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荡夜鹭 作品

第27章

又过不到半时辰,胡二左进来:“太太,东镇的陈老先生亲自来府上求见,太太可过去聊聊?”

“啧!就说我喝了药歇息下了不好招待,安置他和徐师爷一起用午饭,吃完安排人陪送回去。”

——这几日总是如此,来来往往许多人求见。

而夫人都不想见。

螽羽也听到些风声,隐约明白这些人找夫人是想谈什么事:请平粮价。

所谓“请平粮价”,自然是因为“粮价”不“平” 。

本地不知从哪年哪月起有的土规矩,贫民碎户纳税钱用普通的白纸、草纸包着,谓之“白封”,绅衿大户则用红纸,谓之“红封”。

官吏见了红纸,便规规矩矩照章办事,上头安排下来缴纳多少便收取多少。可若不是红纸,那就要照着本地的特色“程仪”来“打秋风”了。

如此一来,高门大户米烂陈仓,交的粮税却比平头百姓还少些;小民分明缩衣减食才上缴了税钱,却还要多纳一份供给官吏衙役的敬奉,应当说,甚至是把缙绅们该纳的份也一并压在了他们头上。

这红白封的土规矩自然早就闹得民心怨愤,加之今年有水患隐忧,收成怕是不好,因着这一层恐慌,此事便又被挑了起来,据说还推举出了两三个请愿的领头。

那领头人姓周,是一名监生。周监生在土地庙里写了书信分发给各县乡,邀诸粮户在六月初一进城请愿,一同“请平粮价”。

眼见支持者增多,请愿逐渐有越燎越旺的架势,本地大户不能不放在心上。

——而夫人只觉得烦恼。

“关我何事?凡属我张家名下的田产,佃户从来是投红封,官爷们看了也都知道的。至于村子里谁来求我和老爷,我们也愿意帮忙平齐白封的钱,不叫他们吃亏。”夫人这样抱怨过,“我谁也不站,谁也休想从我这里图什么名声!”

“老爷不在,他们怎么还来上门来呢?”螽羽感到有些不安。

有一大帮子男人挤在厅堂外朝里探,想想便叫人担忧。

夫人冷笑道:“若是老爷在,自然早被推出去应付了,他躲都躲不得!每次一出什么事,就一窝蜂上门来央求主持公道。公道?哪里有什么公道?找公道干嘛不去官府里找?还不是惦记着要从我们府上掏钱。”

“太太,您说若是老爷在,老爷会如何看待此事?”

夫人沉默片刻,道:“我已送了信给老爷,希望早些有回音。我需得知道他的主意,才好和外头那些人说话。”

夫人心情不快,手指在藤椅扶手上拧来拧去,脸上冒了层细汗出来。

跟着夫人也有大半年光景了,螽羽知道夫人是不喜人情往来、交际酬酢的。

遇上打上门来的泼皮无赖,夫人很有办法收拾;遇到讲道理一套一套的说客知客、弯弯绕绕来讨好处的乡亲邻里,夫人就避之不及了,一副恨不得像狡兔三窟那般钻地道逃走似的样子。

话虽如此,却也不得不硬撑着到台前去演戏,因而遇上这种事,夫人在私底下不免要甩甩脸色、使使性子。

螽羽用兑了冰的清水绞了帕子给夫人擦脸,在夫人身边的矮凳上坐下,拿扇子给夫人扇风。

“你的手凉凉软软的,好舒服,多给我揉揉。”

夫人说着,把手搭到她膝上。这是在撒娇。

螽羽便轻轻给夫人揉着腕子。

夫人舒服得眯了眯眼,身子不那么紧绷着了,瘫在藤椅里翘着脚晃荡——凡是教过规矩的闺阁小姐,谁也不会这样坐没坐相。

不过螽羽是习惯了夫人这样的。

起初她还会在腹中偷偷鄙薄一二,如今眼里看了心里也不觉得厌烦了,倒还觉得有几分可爱可亲。

于是夫人望着那些院子里悠游自在的小毛绒鸭子,螽羽望着夫人。

“你怎么想呢,蝈蝈?”夫人突然问道,“你觉得老爷会站哪头?”

螽羽一惊,连忙低头:“奴婢见识短浅,怎敢揣测老爷的想法。”

“干嘛,他又不是皇帝又不是神仙,有什么不敢猜的。再说就算是皇帝是神仙,那也没什么猜不得。”

“……就算奴婢敢猜,奴婢也是乱猜。奴婢不是本乡人,不懂这里的规矩,胡说白道出来让您笑话。”

“不妨事,”夫人今天头一回露出笑容,“那便说出来让我笑笑好啦。”

螽羽想起话本故事里有位女子名唤“婴宁”,因着爱笑而被婆家斥责不稳重,后来便不笑了。这故事多讨厌。幸亏夫人是这个家里顶天的人物,想怎么笑便怎么笑,想怎么坐便怎么坐,夫人是爱笑爱玩的,也能笑能玩——这般想着,螽羽心里十分舒坦。

既然夫人这样说了,她便斟酌片刻,开口道:

“奴婢以为,老爷有古人之风、乐善好施,凡是于民生有益的事,老爷定会为民请愿义不容辞。只是……规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有其维持平衡的缘故在里头,贸然打破,定会有得失变化,恐生出什么祸端来。”

“你还自谦呢,原来是真有过思量的。”夫人笑了笑,又叹口气道,“这事里头杂着太多人了……我想一下就头疼。”

“平头小民,想要‘平粮价’,为的是过上更宽裕的生活。官差衙役,需要上交定额的税钱,不然官位、前程难保。至于缴纳红封的门户,其中并不见得都是富裕人家吧?有没落的官绅之家,有方才考得童生秀才、还未一展宏图的书生……他们想必不愿意多出税钱。”

“正如你所说!何况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出门打个照面,谁不曾受过谁家恩惠?谁又不曾受过谁家的气?”夫人恨恨道,“谁知道他们各怀什么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