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刚过。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net
随着神色惊惶的内侍们自各处宫门四散而出,刚刚才驱散了黑夜,迎来光明的紫禁城便迅速被紧张肃杀的气氛所笼罩。
闻听耳畔旁凌乱的脚步声,天不亮便跪倒在乾清宫外的"皇长孙"朱允炆及秦王朱樉均是下意识的回头观瞧,心神剧烈摇晃。
这是何等情况,难道是朱元璋的"病情"突然加重了?
想到这里,心中思绪各不相同的叔侄二人便顾不上有些酸痛的四肢,准备强行入殿探视,却不曾如昨日一样,被一群面无表情的锦衣卫拦住了去路。
下一秒,一道如金属般粗粒的咆哮声也在二人身后炸响。
"都给咱滚回去!"
"还嫌不够丢人吗!"
突闻来自于千里之外的噩耗,心情沉重的朱元璋已是懒得遮遮掩掩,望向次子朱樉和长孙朱允炆的眼神中满是失望和痛苦。
作为御极称帝多年的帝王,他对于眼前这对天不亮便跪倒在乾清宫外叔侄二人的小心思,实在再清楚不过。
眼下他仅仅是以"身体抱恙"为由,消失了一个昼夜的功夫,这大明便开始人心浮动了。
依着眼前的局面来看,假如他真的按照原本的计划,将长孙允炆立为大明的下任储君,或许待到他撒手人寰之后,他一生都在小心呵护的骨肉亲情便会瞬间崩裂。
而这偌大的日月山河,也将像曹爽所预言的一样,陷入叔侄相争的"内讧"。
想到这里,他便觉得心脏隐隐有些作痛,令呼吸都是有些紊乱。
"父皇.."
"祖父.."
闻声,刚欲朝着眼前的锦衣卫们发作的叔侄二人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随即便不敢置信的看向身后。
"都给咱滚!"
又是一道怒不可遏的咆哮过后,仍沉浸在西平侯沐英病重,导致哀伤不已的朱元璋便在身旁老太监朴仁猛的搀扶下,脚步蹒跚的往乾清宫正殿而去,没有多瞧朱樉和朱允炆这对叔侄一眼。
他究竟是造了什么孽,上天要如此惩罚他?
...
...
或许是门窗紧闭的缘故,乾清宫暖阁的光线稍有些昏暗,摆放在案牍上忽明忽暗的宫灯更是将着急忙慌入宫觐见的诸臣脸色映衬的隐晦不定。
呼。
粗重的喘息声中,重新换上了常服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端坐在案牍后一言不发,默默等待着身前的朝臣们传阅着刚刚自云南传递而回的奏报。
尽管经历了无数人间冷暖,生死搏杀,但这位年近七旬的洪武大帝此刻仍是难掩悲伤之色,不自觉的看向西南方向。
如今驻扎在云南,被他寄予厚望的"义子"沐英也要撒手人寰,离他而去了...
在他心中,除了难以割舍的固守亲情之外,沐英对于大明维系云南当地的统治,也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云南大理建国称帝以来,段氏家族在云南当地传承了四百余年,即便是在蒙元当政时期,段氏家族依然被册封为"大理总管",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洪武十五年,随着盘踞在昆明的北元梁王兵败自尽,云南大部分疆域皆是纳入大明版图,唯有占据着大理的段氏家族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天堑关隘拒不投降,并希望像蒙元统治者当权时一样,继续保持自身超然的地位。
面对着此等焦灼的战况,沐英亲自率领着麾下精锐,不畏艰险的昼伏夜出,成功杀至段氏军队的后方,令其不攻自溃。
自此之后,沐英便如"宗室塞王"一样在云南坐镇,率领着麾下的军马,屡次征讨降而复叛的土司们,威震西南边塞。
"都说说吧。"
半晌,洪武大帝朱元璋有些痛苦的睁开了眼睛,朝着眼前窃窃私语,反应各不相同的朝臣们询问道。
相比较地势更加复杂,当地土司虎视眈眈的川贵地区,在西平侯沐英的治下,位于大明版图西南端的云南地区无疑是最为稳定的,并且可间接帮助朝廷统治川贵,令当地土司不敢轻举妄动。
但假若坐镇云南整整十年的沐英真的撒手人寰,以当地土司"畏威而不怀德"的性子,必然会趁机兴风作浪。
此等后果,方才是最为致命的。
礼部尚书任亨泰闻言,先是瞧了瞧周遭面色凝重的兵部尚书,翰林学士等几位同僚,方才起身行礼道:"回禀陛下,西平侯乃我大明勋贵栋梁,国之干臣,治理云南有功,当予以厚葬.."
"你放屁!"
"咱的英儿还没死呢!"
幽静的乾清宫中,朱元璋怒不可遏的咆哮声宛如惊雷般炸响,其扭曲的脸庞上闪烁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寒意。
"陛下息怒!"
"微臣口不择言,知罪!"
咣当一声,自知说错话的礼部尚书任亨泰便从座椅上坠落,双腿瘫软的跪倒在地,心中懊悔不已。
他刚刚怎么就鬼使神差,把这话说出来了呢!
"还请陛下息怒!"
见朱元璋动了真怒,在场的其余朝臣们也是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但心中却不可避免的埋怨起身旁的任亨泰。
就算你任亨泰前些年才出仕,与那位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平侯没有产生过半点交集,但多多少少应该也能清楚其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以朱元璋和沐英之间的感情,恐怕追封个"异性王"都不算夸张。
厚不厚葬,还用你任亨泰废话?
如今作为大明继承人的太子新丧,天子本就心神哀伤,近些时日又受"储君之争"的烦扰,神经更是敏感到了极点。
此等情况之下,西平侯沐英又病入膏肓,近两年愈发喜怒无常的朱元璋极有可能将心中积攒多时的"戾气"尽数宣泄到他们的身上。
这可是赤裸裸的无妄之灾!
沉默少许,朱元璋如鹰隼般的眸子微微眯起,缓缓在身前的朝臣身上逐一掠过之后,终是面无表情的诘问道。
"都别废话!"
"咱要问的是,假若英儿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云南那地该怎么办?"
"谁能把担子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