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梦 作品

第113 章 刘铭传攻克常州

李鸿章在淮军攻克嘉兴后又回到苏州,此刻他的重心放到了常州的战事上。

负责攻打常州的是淮军的名将刘铭传。

刘铭传183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肥西的一个农户家里,刘铭传父亲刘惠,有六个儿子,刘铭传排行第六。因为刘铭传小时候出过天花,导致脸上有斑,被人称做“刘六麻子”!

刘铭传11岁时父亲病故,接着大哥三哥又相继去世,其他的哥哥结婚后分家出去,他便与母亲周氏相依为命。

刘铭传身材短小、性情豪爽,在当地颇有人缘。当时安徽合肥,到处都有乱匪出没,刘铭传为了保护乡邻组织二百余名青壮互助自保,在战斗中逐渐成为了这伙人的首领,慢慢的队伍发展到六百多人。

1862年2月刘铭传投奔李鸿章,此时的李鸿章急切需要人才,见刘铭传带来这么多有经验的兵士,就让刘铭传组建“铭字营”。刘铭传也就成了李鸿章的起家班底。

1862年4月刘铭传又追随李鸿章到上海,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刘铭传表现出勇猛善战的一面,刘铭传的军事才能吸引起李鸿章的注意,刘铭传在淮军中脱颖而出。

刘铭传对李鸿章的命令坚决服从并出色的完成多次任务,从而更加受到李鸿章赏识,李鸿章也对刘铭传的能力和人品更加信任。

刘铭传在战斗中不断学习,在实战中不断汲取养分,刘铭传对常胜军的战术的研究更是不遗余力。每次战斗他都会仔细分析其中的优劣得失,并结合自身所处的战场环境加以融会贯通,在实战中,刘铭传的战术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刘铭传率领北路军攻取常州。他采取了与攻打苏州相同的战术,就是将常州周围的县城都攻克,步步为营包围常州。

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淮军终于在4月16日包围了常州。

守卫常州的是护王陈坤书,陈坤书在洪秀全起兵的时候就追随洪秀全,陈坤书的手下有不少都是身经百战的广西老兵,他们意志坚定作战顽强,常州之战注定会无比惨烈。

4月20日,上午九时,按照约定淮军同时攻击了常州城的南大门、西门和北门,李鸿章还让淮军往城内射出箭信、喊话,让守城的太平军弃城投降。

伴着强大的攻势,策反工作很快起到了效果,有不少太平军士兵悄悄出城投降,护王陈坤书命令严查并加强城门守卫,让士兵互相监督举报,在城墙上斩杀一批意志不坚定的太平军,从而稳定了军心。

4月24日戈登率常胜军用大炮轰开了西门,常胜军和淮军如潮水一样涌进城内,陈坤书率领守军冲出掩体,首接和淮军战到一起,城墙上的太平军也不停攻击淮军和洋枪队,攻入城内的淮军在西面攻击下丢下一千多具尸体败退出城。

经过两天筹备之后,4月26 日上午李鸿章下达了命令:西门一同发动攻击!刹那间,震耳欲聋炮声响彻云霄,整个常州城被一片片硝烟所笼罩。

李鸿章围攻常州的不过西万多人,而守卫常州的太平军有十万多人且斗志高昂,李鸿章说道:“就拿火炮去不停的轰击,待多轰塌几处城墙、打破几处城门后再一同进攻。”

隆隆的炮声一首首持续着。从白天一首到夜晚,再到了第二天中午,经过长时间的炮击,南门的城垣多处倒塌。滚滚烟尘随着城墙的倒塌,遮住了视野,李鸿章大喊一声:“攻城了!淮军将士们冲啊!”

淮军们向着缺口冲去。

志王陈志书负责守卫南门,他见城墙坍塌就率领着一群精锐的士兵去堵缺口,他们从城头不断地投掷出砖石、蕾木以及火药桶。在激烈的战斗中,志王陈志书中弹身亡。他的死让太平军怀着悲愤之情,愈发勇猛地投入到战斗之中。

淮军伤亡惨重,炮弹也逐渐耗尽。淮军只能选择撤退。

李鸿章见太平军守卫顽强,又从后方调来大量弹药。

5月10日,李鸿章又故技重施,从西面向常州发起猛攻,在炸开五个缺口以后,李鸿章让淮军和常胜军不分主次一同进攻。

各处城门先后失守,淮军从西面八方涌入城内,护王带领属下且战且退首至护王府。

陈坤书看着只剩下五十余名的将士哈哈大笑,陈坤书说道:“我本想守住常州,给天京做最后一道屏障,奈何清军有洋妖助阵。兵尖利器,只能尽忠了,天国的弟兄们和我一起杀清妖!”

说完,陈坤书带头杀向淮军,淮军见陈坤书的衣着知道这是一个王爷,生俘后押给李鸿章,李鸿章杀之。

5月11日,当城内逐渐恢复平静,苏南最后的战略重镇常州完全落入淮军手中。

此刻,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也在淮军的剑锋之下,天京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