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齐文在军舰上捱了半个月,他真是怕了,一旦落入李鸿章的手里肯定有来无回。这样过了半个月,一艘军舰要去天津,在英国海军的默许下,白齐文悄悄的乘船到了天津。
由于当时通讯的滞后,天津的清军也不知道白齐文受到通缉,白齐文靠着一副欧洲人的面孔畅通无阻的到了北京。
白齐文在中国的两年多时间里,一首把自己当做人上人,把自己的国家也当做清国的太上国,他认为到了北京找到美国公使为自己撑腰一定能官复原职。
白齐文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去找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蒲安臣当然希望常胜军的首领是一个美国人,这样美国才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蒲安臣来到清国己经一年多了,此时的美国实力远远落后于英法,加上内战的消耗,美国人分身乏术,林肯曾经给普安臣的信中写道:“在清国务必不要引起英法敌意,因为有了问题没有军舰做你的后盾。”所以,蒲安臣为了美国的利益对清国的态度是最好的,没有咄咄逼人和人上人的态度让京城的官员对蒲安臣的评价是最高的。
他游走于各使馆和议政王奕?的府邸,当华尔这个美国人带领“洋枪队”在上海取得一次次胜利的时候,清国的官员又看着彬彬有礼的蒲安臣对美国的好感首线上升。
当白齐文接管“常胜军”后又在上海取得胜利时,清朝的官员想了想,美国和清国签订的条约取得的特权都是别的国家取得了美国人才要求取得的,美国似乎挺好的。
美国南北方的内战和中国太平天国的内战让蒲安臣和议政王奕?有了共同语言,他们两个经常私下交往,建立起了友谊。
……
都是失去了才懂的珍惜,白齐文想想自己担任常胜军首领这段时间拿的饷银、奖赏和、地位,哎,还是去找一下公使先生吧。
白齐文为了官复原职,给蒲安臣送了许多礼物。蒲安臣出于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也上下活动立刻展开了一系列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蒲安臣前往各个衙门,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说服赦免蒲安臣所犯下的罪,并让他官复原职。
蒲安臣还替白齐文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能得到宽恕并恢复职位,他一定会倍加努力工作,以更加出色的表现来弥补之前的过失。
这时的清廷知道自己的意见似乎影响不了上海方面的决定,随着太平天国在南方的势微,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南方越来势力越大。
议政王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自己在李鸿章这位南方大员中的份量到底如何,于是修书一封建议李鸿章让白齐文官复原职。议政王心里想,我只是建议李鸿章将白齐文官复原职,如白齐文真能如愿以偿重新掌管常胜军,那么常胜军也就成属于皇家驻扎在上海的一支劲旅。
打着劳军慰问的名义干着收买人心事情,清廷委托醇郡王奕環乘坐美国军舰前去上海,白齐文和奕環一起到了上海。
船一靠妥上海,李鸿章早己率领一干官员前来迎接。李鸿章上船请醇郡王上岸时,醇郡王说道:“李大人,六哥让我给你带封书信,你看看。”说罢,将议政王的信件给了李鸿章。
议政王在信中只是建议李鸿章将白齐文官复原职,而白齐文以为议政王奕?给李鸿章的信就是正式的官方命令让他重新掌管常胜军。
当李鸿章看完信之后,白齐文从里屋走了出来,傲慢的看着李鸿章说道:“李,我什么时候去常胜军?”
李鸿章看着得意洋洋的白齐文说道:“白先生,你去常胜军上任的事情等到下一辈子吧。”
李鸿章向醇郡王拱手说道:“醇郡王,此人得志便猖狂,议政王也说是美国公使极力推荐白齐文从新掌权,但下官以为,白齐文万万不可从新掌权,现在我清军中有洋人官兵一千多人,洋人靠各国公使撑腰便能相安无事我们统兵之人怎么带兵?若洋兵无法无天肆意闹事而不受惩罚,那朝廷颜面何在?”
醇郡王奕環说道:“李大人,你说的确有道理。可白齐文该怎么办?”
李鸿章说道:“如今只有不追究白齐文的罪过,他己经是阿弥陀佛了。”
醇郡王奕環说道:“此次前来上海,西太后曾经说过你会拒绝议政王的建议,真被太后说中了。西太后还说让你好好努力,以后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