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炳虽然投降了太平天国,还被授予江南文将帅的官职,但是李文炳并不看好太平天国的未来,投降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何况李文炳的家眷都在上海,李文炳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毕竟在清廷担任了六年的官员,他慢慢的和清军接上了头,经常出卖太平天国的情报。
1861 年 10 月,李秀成率领大军进攻杭州,就在李秀成在前线奋勇杀敌之时,谁也没有想到,在他的大后方竟然有人联合在暗地里搞小动作。这个人便是李文炳,他暗中与清军勾结,密谋着要将苏州献给清军,他怂恿部下叛乱,李秀成得知有部下叛乱他只得暂时放下眼前对杭州的攻势,率领部分兵马火速赶回苏州平定叛乱,叛乱被平定后,李秀成只是怀疑李文炳参加了叛乱但是没有实质的证据,但为了保险起见李秀成命令李文炳前往昆山去镇守。
镇守昆山的李文炳,表面上看似安分守己,但实际上却心怀鬼胎、蠢蠢欲动。他私下里不断地秘密联络清军,妄图再次立下大功升官发财。
李秀成一首密切关注着李文炳的一举一动,对于他的不轨行为己经有所觉察。然而,在太平军进攻上海遭遇挫折之时,李文炳认为时机己到,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躁动,开始频繁与清军接触。他暗中策划阴谋,试图关键时刻率部叛乱给李秀成关键一击。
李秀成见此情形,深知若再不加以处置,必将酿成大祸,导致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秀成毅然决定亲自返回昆山,彻底解决掉李文炳这个心腹大患。
为了确保进攻上海的战事不受影响,李秀成将太平军进攻上海的指挥权交予部将慕王谭绍光以及他的义子李容发共同主持。安排妥当后,李秀成立刻带领着麾下一万多名精锐士卒,日夜兼程地赶赴昆山。
到了昆山县城,忠王李秀成很快控制住了局势,然后搜查李文炳的住宅,从李文炳的家里搜出清朝的官服,兵刃和大量士兵的服装,坐实了李文炳是罪名后,李秀成将李文炳诛杀。而后将这些东西遍传太平军的将士,发布告公布李文炳的罪行。
李文炳虽己遭诛灭,但他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却不容小觑。尤其是李秀成竟然率领着一万名精锐之士离去平叛这一变动对于太平军进攻上海的计划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李秀成亲率部众离开,太平军中开始谣言满天飞。有人传言说李秀成此举乃是背叛之举,与清军暗中勾结;也有人猜测他是受了洪秀全的猜忌,被迫出走以求自保;各种流言蜚语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使得太平军内部人心惶惶,将士们的斗志受到极大打击。太平军进攻乏力,本来剩余的一点士气也被消磨了。
原本就因连连战败而士气萎靡不振的清军,终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此时正值临近农历新年之际,上海竟然下起了一场大雪。
谭绍光率部下终于攻克外高桥这一要地。望着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谭绍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这位英勇无畏的慕王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上海竟会下雪……”
一旁的李秀成义子李荣发面露忧色,沉重地说道:“慕王千岁,如今我们攻打这些清妖真是越来越艰难了!”
谭绍光眉头紧皱,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确实如此。上海这边的清妖所拥有的火力远比其他地方的清军强大得多。而且更糟糕的是,守军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洋夷参与其中。这些洋人不仅武器精良,还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协助清军守城时更是配合默契、进退有序。眼下吴淞渡口也被‘洋枪队’所占领,唉……”
李荣发说道:“连续几个月征战将士疲惫不堪,确实打不动了!年前不如修整一下吧。”
慕王谭绍光说道:“我也想休息一下啊!可眼下形势……南面的左宗棠在浙江袭扰!安庆的湘军沿江而下有攻打天京的迹象,我们举全力进攻上海想打开局面……己经没有退路了!”
李荣发说道:“将士们确实打不动了,每次沿江进攻,外夷的军舰在江面巡视,我们都不能全力作战!”
慕王谭绍光看着外高桥的英国军舰说道:“我感觉我们和洋人迟早得兵戎相见!”
话音未落,英国军舰向着外高桥的太平军阵地就开始了炮击!随着炮弹落地太平军士兵被杀伤二十几人!
一个士兵跑来单腿跪地向慕王说道:“慕王千岁,英军军舰开始炮击我们阵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