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半年来上海战事不断影响了码头的作业效率,上海压港严重。黄浦江面密密麻麻的停了好多船。他们都满载货物等待卸货。
“千岁丸”沿江前行,日本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黄浦江两岸都是码头一个接一个的,码头上的工人都在忙碌的作业,许多外国船只都在上海装卸货,船上有去过英国的日本人,他说这里的繁华程度不亚于纽约。
6月3日船靠到了天文台码头,这个码头离荷兰使馆很近,而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也都得通过荷兰。
当日本人从船上下来时,召来了一群人围观,日本人穿着传统的发型和服饰,以及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此刻的中国对日本还是不屑的。
“千岁丸”的最高负责人是调役并沼间平六郎,沼间平六郎是幕府委任的官员他受幕府的委派想首接与中国交易。
6 月 5日这一天,沼间平六郎与根立助七郎等一众日本官员在荷兰驻上海领事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前往道台衙门,准备拜访吴煦。当他们抵达道台衙门时,门口早己站满了迎接的侍从和卫兵。日本人看到道台府的排场和以道台吴煦为首的清国官员衣冠之华丽与街面上平民的破衣烂衫形成强烈对比,众人相互见礼后,便被引入大堂之中。
宾主落座之后,先是一番礼节性的寒暄,沼间平六郎很快话题就转向了此次会面的重点——商讨如何开展日中贸易。
只见吴煦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实在抱歉啊,在下不过区区一介道台而己,这有关国家通商的重大事宜,以我的职权确实无法擅自做主啊。待我将此事详细禀报给巡抚大人后,定会尽快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还望您稍安勿躁,耐心等待些许时日。”
一旁的沼间平六郎听闻此言,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应道:“那就有劳道台大人费心了!在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自然不会催促。只盼能早日得到贵国官方的准确消息。”说罢,他微微欠身,表示对吴煦的尊重和感谢。
众人又寒暄一阵,吴煦就设宴款待这些远来的客人,日本人见到了平生以来最奢华的宴请。只见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他们真是大饱口福,宴会结束,沼间平六郎就带众人回到下榻的旅馆。
深川长右卫门是调查中国社会情况的负责人,他把所有人组织起来说道:“大家此次来中国自由活动,把每日的见闻都记录下来,我在此感谢大家了!”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众人就开始了深入的走访中国。
他们三两个人结伴而行,而一个人独自而行,他就是高杉晋作。高杉晋作从小在私塾读书又精通剑术,在军舰教授所学习航海术。他独自在上海的大街上走着,
他很崇拜中国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海国图志》原本为林则徐主持编辑的《西洲志》,《西洲志》来源于英国人慕瑞编著的《世界地理大全》。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841 年 6 月,林则徐被流放新疆。当他途经镇江时,林则徐的老朋友魏源设宴款待林则徐,在这短暂的相聚时刻,林则徐深知自己己再无机会继续编撰《西洲志》了。怀着无尽的遗憾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他决定将这部未完成的书稿托付给挚友魏源,并满怀期望地叮嘱道:“吾友啊,此稿虽未完成,但其中蕴含着我对世界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如今我无法继续下去,只望你能在此基础之上,编写出一部真正符合咱中国人需求的世界概览,让更多国人了解外面的天地。让国人、国家不再受外国人欺负!”
魏源郑重地接过书稿,感受到了这份嘱托的分量。他紧紧握着林则徐的手回应道:“林兄放心,小弟定不辱使命!”从那一刻起,魏源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工作中。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魏源日夜操劳,不辞辛劳。他以林则徐所著的《西洲志》为基石,广泛搜罗各种新老资料,不断充实完善。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部全新的著作——《海国图志》五十卷问世了!1843 年初,该书在扬州首次出版发行,魏源并未因此满足止步。在随后的几年间,他再接再厉,在地理学家邹汉勋、汪士铎等众多志同道合之士的协助下,《海国图志》不断得到增补修订。1847 年,它成功增补为六十卷本;1851 年,更是进一步扩充至一百卷本,内容愈发详尽丰富,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可惜的是,就在 1856 年,魏源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与世长辞。
高杉晋作此次来上海就想买一套《海国图志》的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