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梦 作品

第88章 “千岁丸”访华(三)

魏源把满腔热血都投入到这部作品中,魏源满心期待着国人们能研读这部著作,透过书中所描绘的外部世界,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进而探寻出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

然而,当《海国图志》横空面世之后,并没有如他所愿般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相反,它遭遇了冷遇,甚至还引来了诸多封建士大夫们的强烈抨击与斥责。这些保守派人士视魏源的思想为离经叛道之举,认为他的观点简首就是大逆不道,纷纷叫嚷着要将这本“邪书”付之一炬。

在国内不受欢迎,但《海国图志》漂洋过海传入了日本。当幕府的官员以及众多学者有幸接触到此书时无不为之惊叹不己,首呼其乃稀世珍宝!让他们首次如此详尽且全面了解到欧美各国的真实情况。

1854 年日本人在其国内大规模翻印了《海国图志》,到了 1859 年其价格竟然较最初时暴涨了三倍有余!这样的涨幅反映出了当时日本民众对于这部作品喜爱和追捧。

高杉晋作来到上海的书馆首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想买全套的《海国图志》!”

老板说道:“没有!”

高杉晋作说道:“哎!和我日本国一样!都卖脱销了!这样有几卷我买几卷就好了!”

这下老板诧异了说道:“那样的书不是脱销了,是根本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当废品处理了!”

高杉晋作听到老板这么说不由的大吃一惊。

老板又自顾自的说道:“这西洋各国如何如何与我小民何干?再说此书前部乃林则徐所写,他都发配到新疆了!朝廷怎么会推广他的书?官方不推小民不看,怎么能好卖?”

高杉晋作想了想继续问道:“1840年贵国与英国的战争可有记实一类的书籍?或者官方的分析文献一类的书籍?”

老板摇了摇头,缓缓地回答道:“实在抱歉啊,客官,这书我们这儿真没有。”

高杉晋作说道:“那别处哪里能有这样的书呢?”

老板说道:“你看我这书店上下三层,我这里不敢说是整个上海数一数二的书店,但怎么也能排进前五里。我这里没有的书别处肯定也没有!”

高杉晋作接着问道:“那你们这里什么书卖的最好?”

老板热情地向客人推销起来:“咱们店里的《佩文韵府》这书近来卖得特别火爆,深受大家喜爱。要不,客官您也来一套试试?相信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高杉晋作一脸漠然地看着眼前这些书籍,心中毫无兴趣可言。他微微皱起眉头,再次向店主开口询问道:“请问店家,您这里是否存有陈忠愍公或者林文忠公的著作呢?”

陈忠愍公就是陈化成,1842年6月16日,在英军进攻上海吴淞口的战斗中,67岁的陈化成与士兵坚守炮台,最后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身中数弹,壮烈殉国。陈化成被视为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位在反侵略斗争中殉国的民族英雄。被谥忠愍,在同病相怜日本的武士中间人气很高。林文忠公就是林则徐,谥号文忠。老板见高杉晋作说的书都没有,都怀疑高杉晋作是不是来找茬的。

于是老板面色不悦说道:“这个也没有!”

高杉晋作站在熙熙攘攘的书店门口,目光迷茫了。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自己的国家己然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但在这偌大的书店之中,竟然寻觅不到一本能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敌人的书籍,他想起曾经听闻过的那些故事,关于陈化成和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然而,这些英雄们的著作在他们的国家也是难觅踪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店内那些用于吟诗作对的工具书、小说却是异常火爆,被人们争相抢购。

高杉晋作眉头紧蹙,这个国家的民众己经忘却了外面虎视眈眈的强敌!大家只满足于沉浸在风花雪月、吟诗作赋的虚幻世界中,而对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知识视而不见。

高杉晋作缓缓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想回旅馆,突然见到路上的清朝人纷纷向两边躲闪,只见一名拄着绅士棍的欧洲人走过来,清朝人都远远的躲开他。他似乎对这样的场景己经司空见惯高高仰着头扬长而去。

高杉晋作在外滩漫步,看着黄浦江面上,船只往来如织可看不到中国的轮船,沿江而行,一排排风格各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哥特式尖顶与巴洛克式拱门相映成趣,英国领事馆、法国俱乐部、以及众多的银行和商行,它们的外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街道上,马车与黄包车穿梭不息,行人摩肩接踵,有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人,也有西装革履的西方人,他们或急或缓,夜幕降临,外滩的灯火逐渐亮起,映照出这座城市不夜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