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梦 作品

第89章“千岁丸”访华(四)

此时的上海正被李秀成的部队围攻,到处都有战争,高杉晋作见到巡逻的清朝军队一看到欧洲人就慌忙的让出路来在边上唯唯诺诺的,不由的感慨道:“一个国家的军队都如此,何况平民呼!”

第一日的考察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高杉晋作想往市郊走一下观察一下清军、英法军队战斗力为了安全起见他约了五代友厚,五代友厚和高杉晋作的父亲都是武士,两个人年纪相仿比较有共同语言。寻着隆隆的炮声他们远远的看到太平军正在进攻一处据点,只见守卫据点的英法军队不过二百人,而太平军进攻的人数足足有五六千人,只见太平军一波波的冲锋被打退,待江面驶来军舰之时,军舰大炮一响,太平军瞬间溃散。

五代友厚对高杉晋作开口道:“高杉桑,不得不说太平军确实英勇,然而在面对数量稀少的英法军队时,却还是惨痛的失败。这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如今己经不再是依靠个人勇武就能称霸天下的时代了!从今往后,真正主宰战场胜负的将是大炮和军舰啊!”

高杉晋作说道:“的确如此,这个国家的军队己经没有战斗力了!连自己国家的叛乱都镇压不了!”

高杉晋作和五代友厚观察一整天,傍晚回城路过一个关口此处被英军守卫,此时城外过来一顶官轿。英军守卫就让官轿停下,清朝官员下轿对英军点头哈腰可英国守军就不让清朝官员进城,清朝官员见状想要硬闯可英军拉动枪栓做出要开枪的样子,清朝官员服软在英军的哈哈大笑中前往别的进城入口,边上的清人只能无奈的摇头。

高杉晋作向五代友厚说道:“如此以来,清政府在民众中己无威信!”

两个人进城发现满大街跑的洋包车坐着不少英法人,洋人上车以后车夫拉起来就跑,洋包车在路口的时候就会减速,如果路口要向左转洋人就会拿文明杖敲车夫的左肩,如果路口要向右转洋人就会拿文明杖敲车夫的右肩,到了目的地洋人就会拿文明杖敲车夫的脑袋。

纳富介次郎是“千岁丸”是上的学者,文质彬彬的样子很有亲切感,他发现街面上的中国人虽然围观身穿民族服饰的日本人,但因为肤色相同又同受儒家文化影响,且此次来中国的日本人大都识文断字、有礼貌能通晓中华文物典故,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文字交流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日本人见面先鞠躬告别时再鞠躬和英法人在上海的所做所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日本人在上海人眼中是很好的。

于是有人向船上的翻译说:“西洋人霸道如斯,而贵邦善人敦厚。”纳富介次郎多次见到许多家境殷实的人前去宾馆邀请他们前去做客。在街边买东西也能赊账,纳福介次郎感叹中国人的纯朴。

又过了几日,随着日本人活动范围的扩大,郊区的情景也被日本人看到。几个月的战争使的租界外面流民遍地,大量躲避战乱的难民从江苏、浙江等地涌入上海,难民们没有住所,每日站在路边等待用工的人来招聘,而上海提供的工作岗位自然满足不了这么多人,每日都有被饿死的人但官府没有人去救济真是尸位素餐。

随着日本人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越来越久,通过一些外交努力,日本武士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清军的训练。只见清军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所持武器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冷兵器,训练也是冷兵器时的排兵布阵。日本人越来越感觉清朝落后太多了。

此时江苏巡抚李鸿章接到了北京发来的密旨,密旨曰

朕闻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今有臣李鸿章,忠勤王事,才德兼备,屡建殊勋,功在社稷,名垂青史。自入仕以来,勤勉尽责,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朕心甚慰,特加恩宠。日本国近日将访上海,若彼国提出建交,务必允之。

钦此

李鸿章摸不着头脑,在历史上李鸿章对日本提出的中日两国首接贸易以日本不是中国邦交国而拒绝。当时的李鸿章全力对付上海的太平天国,中日贸易所占比很小,且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全都通过荷兰进行。李鸿章怕一旦同意首接贸易会影响其他欧洲各国对华态度,在此关键时刻不想有任何意外发生。但见到慈禧密旨李鸿章就想怎么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而不刺激到西方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