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官?
虽有名无实,但与国相同品。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旁边的秦红棉听得心肉一跳,怎么这种富贵显荣之事,在这男人嘴上就跟菜市场里择了一棵白菜这般轻描淡写。
就这,还只是在大理。
秦红棉想不到在大宋境内,赵楷会是怎样一般的权势滔天。
看到偎在男人怀中,小口吃药的女儿,竟生出一股艳羡来。
佛说求不得。
不求反得。
高湄听到赵楷言语,身子一颤。
她以为男人只是逗逗她的,不敢抱有太大希望,只怕最后太过失望。
首到此刻,才明白一诺千金重的份量。
双膝一曲,跪倒在赵楷身下。
再抬首,双眸盈满泪水,一声“殿下”,满含感激之情。
“殿下大恩,湄儿只怕无以为报。”
赵楷眉目不抬,只是小心给木婉清喂药,顺手替她揩去嘴角的药渍,淡淡道:“孤不求你报恩。只需安心看护好大理大宋这条商路即可。若是谁想断孤这条商路。高湄,你可懂得?”
高湄跪地俯首,目中流过一丝狠戾。
“谁敢断殿下财路,湄儿便断他的生路。”
孤就喜欢这股狠劲。
“不急。先随孤去要了这清平官。而后……”
赵楷扫了眼旁边的秦红棉,掐了话头。
“以后的事,以后再议。”
秦红棉对上赵楷这一瞥,心头一跳。
暗自思忖:“是因为我在,吴王才没和高湄继续商议?”
秦红棉心中莫名一阵委屈。怎么,对我还不放心?你怀里抱着的可是我女儿。
……
赵楷在国相府呆了两天,高升泰终于传了消息,段正明出关了。
自赵楷来大理己经半月有余,愣是没见到这位大理一国之君一面,当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既然段正明己经出关,赵楷也没耽搁,带上高湄一起,乘坐国相府的马车,一起来到天龙寺。
天龙寺位于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占地不知几何。
乃大理第一佛寺,亦是大理皇家佛院,能在此寺出家者,皆大理皇亲贵族。
段正明和他的几位叔叔,乃至爷爷辈,都在此出家。
赵楷、高升泰、高湄三人行至天龙寺山门,高升泰和高湄皆跪下身来,行叩首礼,诚心礼佛。
唯有赵楷,渊渟岳立,青衫风舞,抬首看向这座巍峨寺庙。
一塔,三阁,七楼,九殿,百厦。
除了布达拉宫,赵楷想不到何处寺庙规模能比肩天龙寺。
然这大理第一寺固然蔚为壮观,这佛像镶满金箔,佛光就真能普度众生?
孤见未必。
就像汴京的艮岳,取天下奇花异石所造,更兼徽宗的艺术审美,固然称得上天下一绝。
实则,尽皆民脂民膏。
所谓天下之贼,不过如是。
跪地礼佛的高升泰眼角瞥见赵楷只是站在山门处,不见任何动作,表情一僵,小声提醒道:“殿下,在大理还是?”
赵楷笑言:“孤为官家之子。只敬天地,不拜如来。”
高升泰眼角一抽。
旁边高湄更是听得紧抿薄唇,这便是吴王的气度吗?
看遍大理,未曾见一男子能与殿下相提并论。
高升泰和高湄起身后,便与赵楷一起登山进寺。
虽然赵楷不认路,但仍旧是赵楷为首,高升泰这位大理国相亦是要在赵楷一阶台阶之下。
只是在岔口处,为其指一下道路。
行得数百阶梯,来到天龙寺庙门。
方丈本因携数十位天龙寺沙弥在庙门迎接三人。
施了一佛礼:“本因参见吴王殿下。见过高国相,高姑娘。”
赵楷双手合十,回道:“见过大师。”
三人在本因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天龙寺,随后高升泰找了个托词,拜别本因,来到了保定帝的厢房。
轻叩门扉。
高升泰跪地请道:“臣高升泰携吴王殿下,小女高湄求见陛下。”
里面传来一道慈和之声:“进来吧。”
推门而入。
一股佛木沉香扑面而来。
房间内点起一百零八烛台,正中间一座二丈佛像,金光西溢。
佛像下,一位中年男子,身披袈裟,手持念珠,虔诚诵经。
男人慈眉善目,面色祥和,双耳垂肩,一派宝相庄严,有佛子相。
观其面容,与段正淳有五六分相似,只是眉间多了几分佛气,少了段正淳的那几分淫气。
料是保定帝无疑。
高升泰和高湄皆朝身披袈裟的男子行跪拜礼,口呼:“臣高升泰(民女高湄)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楷微微弯腰,请了一礼:“赵楷见过保定王。”
什么保定帝,大宋可不认。
吾
大宋为君,你大理为臣。
段正明抬手,示意高升泰父女免礼,随后也起身朝赵楷还了一礼。
“段正明见过吴王。”
在段正明和赵楷各自见过之后。
高湄搬来两个蒲团,递给赵楷和她父亲高升泰。
赵楷落座于段正明之侧,而高升泰落座于段正明之下。
至于高湄,这里是没她坐的位置的。
只能跪在地上为三人洗盏泡茶。
三人一开始并没有商谈政务,而是由高升泰起头,就着段正明闭关一事,探讨了一番佛理。
赵楷虽然不信佛,但对佛理亦有自己一番见解。
取自达摩东渡的禅宗,又承六祖慧能一派,一刹顿悟可见如来。
而段正明所承佛学,乃是大宋禅宗和印度佛学相融合,重精进,主修行,一时一刻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
修行越苦越诚,佛法修为越高越深。
这就是为什么段正明想出家的原因,毕竟他再不管国事,起码也要在高升泰递来的奏本上加盖玉玺。就这,段正明都觉得耽误他修行了。
赵楷并没有在佛理上固执己见,非要和段正明争个高低胜负。
你有你的修行方法,我有我的一念成佛。
殊途同归,反正都是证见如来。
而在暹罗,老挝等地,还有一派小乘佛教,证的是罗汉果位,不讲普度众生,而是只证自己。
赵楷和段正明就这,还稍稍探讨了一番。
段正明面露异色,对于赵楷的佛理见解大为钦佩,甚至还请了赵楷一句,问赵楷有没有兴趣在天龙寺修行。
融百家之所长,纳千家之佛理。
也是段正明对赵楷在佛法修为上的认可。
赵楷委婉一拒。
随后,借高升泰之口,聊到了今日正事。
“启禀陛下,吴王意欲重启大理至大宋的商路,还问陛下,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