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

这又来一支乐队?”盛苑踮着脚看过去,只觉队伍浩浩荡荡,不由惊叹,“我从未见过京都平时能热闹成这样。”

“我也是!”

目目相觑的兄妹俩对视一眼,他们好奇极了。

待回家跟爹娘一通介绍,兄妹俩迎来了他们爹的嘲笑。

“你们哥俩儿,一个自称见多识广,一个时常出入宫中,竟不知今年乃是归藩之年?中秋之前,就藩的王爷和封地公主就要归京永居,王爷公主就藩就封近二十载,归来时自要使出浑身解数显出自己功绩。”

听到爹爹这样说,盛苑想起了有关知识点。

自承元帝即位以来,由燕、陈两朝发扬的藩地之策被他视为大患。

他用了近二十载的工夫,通过种种运作,才将十数块藩地整合成为五块。其中两块儿,他赏给了未成年的儿子,其他的三块儿,则赐予了和他联手、还算忠心的外姓王。

之后他又给亲自教导成才的公主赐封地,再之后以就封之名将她们嫁了过去。

而这三位公主也不负承元帝的教导,在诞下王府继承人后,便开始了她们步步为营的掌权之路。

据说她出生之前,这些公主便将三大藩地尽掌于手。

“这次藩地归朝之后,王爷,公主、还有公主诞下的世子,就只有食邑无有实封了。”盛三爷说着,看向兄妹俩,“以后京都权贵又要多许多,你们喜欢在外面嬉耍,可不要随意招惹了。”

“藩王归来,莫不世袭罔替?”盛昕随意开了句玩笑。

“不然你以为郑、成、洛三家缘何默许公主掌权?”盛向浔反问,“他们每家许是还要再出一两个公伯之爵。”

“公、伯爵位虽高,可是多了也就不值钱了。”盛苑有种感觉,怕是承元帝觉得现有的勋贵太多,想要通过数量降低勋贵的含金量,而后找机会请一波!

当然,任务大概要留给太子咯。

“是不值钱了。”盛向浔认同的点点头,“现在只有爵位无有实职是上不得朝听不得政的,便是子弟入了军队,也须得从士兵开始。

平时俸禄只有那么一点儿,又不许大家经商,特别待遇唯有读书直招名额。

这样下去,世袭罔替的几家也许还能撑个门面,可其余的那些怕是几代之后就要泯然众人咯。”

“下去一拨儿,自然就要上来一拨儿,朝廷每年拨那么多俸禄给勋贵,于每个府邸怕是连一房的开支都不顶用,可是于朝廷而言却是负担繁重。更有土地问题不能忽视。

勋贵、世家、权臣,皆热衷于兼并土地,时久地少,百姓无地可种,怕是要出乱子。”

盛苑这样一说,盛昕和盛向浔爷俩不禁惊诧的看向她。

“小妹,你可真是不避亲疏。咱们出自公府,外祖一族又是世家……你该不会是想拿勋贵世家开刀吧!”

自古皇权和世家就在博弈,其间老的世家落寞,新的世家又升起,周而复始、从未停歇。

盛昕倒是不觉得小妹想法不对,但问题是自古出头之臣,鲜有善终者,更何况女郎乎?

“谁说要拿亲族开刀,我们可以想个利人利己的办法,让那些逐渐暮气沉沉的勋贵活跃起来。”

盛苑眼珠儿一转,又有主意浮现于心。

第二百九十章:好办法

“唔,太子,你看看。”承元帝将太子唤到跟前儿,示意他看书案上那本厚厚的奏章。

太子姜怀谦最近心情有些复杂,按说更该没事儿多往父皇跟前儿溜达。

可奈何父皇目光如炬,他那番心思在其面前根本没有可藏之地。

谁想批了一整天的奏章之后,还要面对父皇的冷嘲热讽?

要不是父皇唤诏,他还要躲些时候。

本以为他父皇是无聊的想嘲儿子了,却没想到是让他来看奏章?

姜怀谦松了口气。

他一搭眼,就知道是谁写的了。

苑姐儿那小丫头是真不怕累,安屿要是有这丫头的心眼儿就好了!整天傻乐呵的,一点儿都不上进。他还得琢磨把哪个没用的从勋贵里拨楞出去,也好给他腾出位子。

姜怀谦他一边吐槽侄子有些不争气,一边又将目光转到奏章首页。

待看清上面的名字,他怔了怔。

哟!这是三个人?

苑姐儿后面还写着盛昕、盛蒽?

“别以为这招能糊弄人,不管里面是何内容,出主意的一准儿是苑姐儿那丫头。”姜怀谦可谓是很了解盛苑了。

承元帝笑呵呵的颔首:“是啊,那丫头聪明着呢!”

看着他父皇脸上的笑,姜怀谦嘬嘬牙花子,有些冒酸水:老爷子看自家孙女儿都没乐成这样。

虽然晓得父皇母后远着孙子孙女,是不想给他后宅平添斗资,可是自家儿女在他们面前跟鹌鹑似的,他看着也不好受。

脑子里胡乱想了一堆,却不耽搁他翻开奏章。

待看清里面写的内容,姜怀谦眼眸一亮。

好损的主意啊!

哦,不不不,表达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