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占魁 作品

分卷阅读116

奴。

只是随着高府政治地位的坠落,让在长孙家的高氏母子三人,在长孙晟病重后,连嫁妆都要守不住了。

得亏是后母,她与儿媳接触不多,除了日常戴的首饰和房中的装饰她们眼熟些外,嫁妆皆被她锁在小库房。

钥匙更是亲自保管,连贴身丫鬟也未曾进去过,所用之物除了自己取,就是派观音婢去取。

观音婢自知母亲的心思,每每让丫鬟在外等候。

只是就算这般,见今日这架势,小库房外定有长孙安业等人的眼线,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嫁妆换出来呢?

虽地契、房契才是大头,但高氏亦不甘心将这些留给长孙府的饿狼们。

这边长孙高氏母子三人皆辗转反侧不得眠,那边莫婤亦收拾完箱笼,在杜娘子偏房歇下了。

这一觉,直睡到午后,醒来时,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莫母先醒了,找丫鬟要了块磨刀石,正润着镰刀和剪子。

见她醒了,便打开了绣桌上的螺钿漆盖食盒,试了试温,喊了莫婤来吃。

里头除了几道豚肉、时蔬外,还有碟儿糯米凉糕,竟配上了罐爽口的香糟蟹。

糯米凉糕不难,就是得多费些功夫。

搅成糊糊的糯米粉,要没有一点干粉粒,才会细腻。

蒸糯米团,更是吃火候和时候,稍不注意蒸过了头,黏牙不说,还腻得慌。

最麻烦的,是这道蜜糟蟹。

杨广是个好吃的主儿,尤其嗜蟹,苏州一带产的蜜蟹、糖蟹、糟蟹颇负盛名,甚至被杨广点成了贡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言:“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蜜拥剑四瓮。”

而据陶谷的《清异录》记载,杨广收取贡来的蜜蟹后,将蟹壳揩擦干净,“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时人称之为“缕金龙凤蟹”。

因着杜娘子娘家临苏州,对做蜜糟蟹很有心得,亦是喜爱,就算今岁有孕不能食也忍不住做了几罐。

要想做好蜜糟蟹,先得挑雌蟹四五只。

而要想选到肉质饱满、蟹黄丰富的雌蟹,最是难。

买蟹铺子自不能让你逐一择,那就得瞧青背、白肚、利爪、金须,手脚长还有大力,蟹肺米白的。

再给它们翻个身,脐是圆的,便是母蟹,手再使劲按下肚脐,若捏不动,这只蟹就足够肥了。

选好蟹还不算完,洗蟹也是个技术活。

要将蟹放水中吐一阵子的沙,再用猪鬃刷洗其蟹壳、蟹脚。

洗净蒸熟后,熄灭火还得闷一刻钟,再夹进密封罐子里头。

取一个双耳小铜锅,添些山泉水、冰糖、盐和花椒,大火煮开后,继续沸个一盏茶的功夫,让花椒的香味散出些。

糟卤倒入花椒糖水,再加些黄酒和高粱酒,冷却后倒入密封罐子,放入冰窖中冷藏一整日才够味。

蟹本就性寒,杜娘子自是吃不得了,但拿来招待莫家母女,却是极有面儿的。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莫母箍着莫婤,只许她吃两个,怕她夜间闹肚儿。

想着晚上还有大事,再馋,莫婤亦不敢多撮。

吃饱歇足后,杜娘子见她这般喜爱,又让玉娥多给了她们几罐当红封。

路过秋曜坊时,莫婤同坊中众女子也送了两罐。

今个是毕医女守家,领着轮休的紫烟认药材,身后还跟了一溜学童。

当年水祸,人市里什么职业都有,唯独医者紧缺,也有那药婆凑上来自荐,但赵妈妈瞧着她提溜乱转的眼仁,直捏莫婤。

莫婤一眼就望见了药婆口中的黑牙,再往下扫,黑黝黝的手上,十个指甲缝全是脏污,惊得她直发愣。

这真的是懂医理的药婆?

被赵妈妈捏了方回过神来,拉着她直往外窜,找了近半个时辰,也未觅得医女只好作罢。

倒是挑了些记忆、眼力不错的小童,当药童。

拉了个木几,拿出孙思邈给她的医书,伴着毕医女温婉的讲解声,看入了迷。

“咚咚咚——”

坊门忽而被敲响,一瞧竟是许久不见的崔姐儿。

崔姐儿去岁就嫁人了,嫁得是一酒楼的账房先生,日子平平淡淡,却和和美美。

因着他夫君的关系,崔姐儿也在酒楼找了份端茶倒水的短工,辞去了帮秋塘坊众女子缝补的零活,就见得少了。

见她有些害羞,莫婤主动迎上前去。

“崔姐姐怎有空来?”

“请你们吃喜饼。”

崔姐儿红着脸,塞了包桑皮纸裹着的饼,纸上头还用朱砂印了个“囍”。

“是有了?!”

莫婤接过,往下一扫,裙儿罩着,瞧不出了所以然。

崔姐儿点头道:“过了三月,马上就通知你们了!”

月份小,她阿娘怕她怀不稳,不让她往外说,现今是无论如何也要来感谢秋曜坊众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