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千春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二章 老臣倒有一计

“来了!”

朱瞻埈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黑衣人慢慢靠近仓库。

为首之人正是汉王的贴身侍卫统领。

冷面阎罗,薛禄!

他环顾四周,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于是打了个手势,示意众人动手。

黑衣人如潮水般涌入仓库,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只有一地的稻草和几个瑟瑟发抖的官员。

“不好!中计了!”

薛禄脸色大变,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

“放箭!”

朱瞻埈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密集的箭雨射向黑衣人,惨叫声此起彼伏。

薛禄武艺高强,挥舞着长刀,拨开射向自己的箭矢,左冲右突,想要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锦衣卫早有准备,层层包围,将他困在中央。

激战中,薛禄渐渐不支,身上多处挂彩。

他心知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说罢,便要拔剑自刎。

“想死?没那么容易!”

朱瞻埈飞身而下,一脚踢飞薛禄手中的长剑,将他擒住。

“带下去!”

随着天色渐亮,码头上的厮杀声也逐渐平息。

这一战,锦衣卫大获全胜,截杀了三波前来销毁证据的死士。

除了薛禄外,还活捉了汉王府的长史,严松。

严松被五花大绑地押到朱瞻埈面前。

他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却强作镇定,一言不发。

朱瞻埈看着眼前之人,之前在战场上的时候他就见过对方。

该说不说,也算是一名战将。

只是,对方跟错了人。

“严长史,好久不见啊。”

“没想到,你竟然会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

严松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不说?没关系。”朱瞻埈也不恼,“本公子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他命人将严松带下去严加审问。

严松却咬紧牙关,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

眼看审问无果,朱瞻埈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他再次开启真实之眼,仔细地扫视着严松。

【罪恶值:87】

果然,这个严松也不是什么好鸟。

但朱瞻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绕着严松走了一圈,目光落在他那双沾满泥土的布鞋上。

“等等!”朱瞻埈突然出声,“把他的鞋脱下来!”

张策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当严松的布鞋被脱下来后,朱瞻埈赫然发现,鞋底竟然刻着一幅地图!

“这是……”

朱瞻埈仔细辨认,发现这地图上标注的竟然是……银矿的分布图!

而且,这些银矿的所在地,竟然都在山东卫所的驻军防区内!

“好你个朱高煦,竟然敢私挖军用矿脉!”

朱瞻埈怒不可遏,一掌拍在桌子上。

就在这时,严松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口吐白沫,倒在地上。

“不好!他服毒自尽了!”

张策连忙上前查看,却发现严松已经气绝身亡。

朱瞻埈叹了口气,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与此同时,汉王府内。

朱高煦暴怒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瓷片飞溅,吓得周围的侍从噤若寒蝉。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他怒吼着,来回踱步,如同困兽。

“三批人马,竟然全军覆没!连薛禄和严松都……”

行动失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他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

朱瞻埈绝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必须先发制人。

“来人!”

朱高煦厉声喝道。

一名侍卫战战兢兢地跪下:“王爷有何吩咐?”

“去,把陈瑛给我叫来!”

陈瑛,当朝首辅,也是朱高煦最大的依仗。

不多时,陈瑛匆匆赶到。他看着暴怒的朱高煦,心中隐隐不安。

“王爷,深夜召老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码头的事情,想必你已经听说了。”

陈瑛点点头,面色凝重。

“老臣略有耳闻。”

“现在,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我那侄子,他手里掌握着那些东西,对我们极为不利。”

朱高煦此刻非常焦虑。

毕竟这算是他目前最大的一个把柄了。

其他的都还好说,可这件事情,足以让他跟老爷子之前的父子情义彻底崩碎。

陈瑛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王爷莫急,老臣倒有一计。”

“说!”

“如今之计,只有……”

陈瑛凑近朱高煦,低声耳语了几句。

朱高煦听完,陷入了沉思。

半晌,他猛地抬起头。

“好!就按你说的办!”

……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肃穆。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等待着永乐皇帝的到来。

汉王朱高煦一改往日的低调。

今日他站在队列前列,显得格外精神。

待朱棣落座,朱高煦立刻出班奏道: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近日夜行军频繁调动,臣恐有不轨之徒意图不轨,还望父皇明察!”

“哦?此话怎讲?”朱棣原本聊一聊东厂的事情。

可现在朱高煦的话,却让他来了兴趣。

“儿臣近日得到密报,有人假借夜行军之名,私调禁军,意图……”

朱高煦故意顿了顿,提高音量,“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众臣窃窃私语,纷纷看向朱瞻埈。

谁不知道夜行军是锦衣卫,而锦衣卫的掌控着,可不就是他吗?

朱高煦继续说道:“儿臣怀疑,此事与锦衣卫指挥使有关!”

站在一旁的朱瞻基脸色一怔,有些意外的看着对方。

二叔这是要对瞻埈下手了!

朱瞻埈却依旧神色平静,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说道:

“二叔此言差矣,夜行军乃皇爷爷亲赐,侄儿如何敢私调禁军?二叔莫不是弄错了?”

“哼,是不是弄错,一查便知!”

朱高煦冷哼一声,转头对朱棣说道:

“父皇,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儿臣恳请父皇彻查此事!”

此时,太孙党一众文臣纷纷出列附议。

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贬低朱瞻埈的机会。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捧上去的那位,位置才会更加稳妥。

听着耳边的话,朱瞻埈冷笑着扫视了所有人。

随即他从袖中掏出一块裹着银皮的铅块,高高举起。

“既然二叔如此笃定,那侄儿便献丑了。”

说罢,他命人取来火盆,将铅块放在火上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