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梁毓景“唉哟唉哟”地叫唤,一分假,九分真。

回头起码要青紫两三天才能消……

“母妃……母妃,手下留情啊,再用力指甲劈了怎么办?”

虞贵妃冷笑着松开手,正打算骂两句,就听外头传来一声清晰的“奴婢给皇上请安。”

虞贵妃登时一个激灵,后背直接冒起了冷汗,惊疑不定地看向梁毓景。

梁毓景只惊诧一瞬,安抚性地摇摇头,几乎用气音说:“外头福全守着,不会有事。”

虞贵妃并没有放下心来,但此时也不能立刻出去确认,只能飞快调整表情。

几个呼吸间,就见门口帘子突然被掀起,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虞贵妃眉梢扬起喜色,仪态万千地屈膝行礼,语气是压抑不住的喜悦:“臣妾给皇上请安。”

梁毓景见怪不怪,也躬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明睿帝“嗯”了一声,越过两人,坐了下来,才说:“都起来吧,朕听说景儿进宫给你请安,就过来也说说闲话。”

虞贵妃笑盈盈起身,姿仪款款坐了下来,嗔怪道:“皇上来得可巧,臣妾正教训景儿呢。”

“教训他做什么?”

明睿帝看了一眼梁毓景,问:“你说说,做了什么事惹你母妃生气了?”

梁毓景实话实说:“儿臣前几日带着侧妃去逛青楼了。”

“……此事朕也有所耳闻,确实应该教训!”

明睿帝朝虞贵妃投去赞赏的目光。

虞贵妃狠狠瞪了一眼梁毓景,冲明睿帝说:“皇上您可管管他这荒唐性子,方才还跟臣妾说,武氏眼看着是不行了,要把元氏扶正,您听听这是什么糊涂人说出的糊涂话?”

这话其实有点嘲讽明睿帝的意味,毕竟明睿帝现在不就是在把小妾扶正吗?

但虞贵妃美目流转间,又像是真切地在埋怨儿子糊涂。

糊涂儿子梁毓景讪笑,连忙道:“父皇,元氏虽然身份差些,可侍候儿子十分用心,又生育有功,儿子就是跟母妃随口一提,给她侧妃之位其实已是高看了。”

明睿帝点点头,问了句:“这个元氏,就是去年那个元状元的姐姐?”

虞贵妃点点头:“元氏在宫里很是规矩,当初臣妾也是看她守规矩,又有宜子相,才指给了景儿。”

明睿帝笑着再问:“也是景儿带着去逛青楼的那位了?”

梁毓景低垂眉眼,做出一副不敢回答的唯唯诺诺模样。

虞贵妃冷哼一声:“可不就是?依臣妾看,这元氏就是脾气太软,就算是这孽障强行拉着她去的,怎么就不能劝阻了?景儿还说要扶正她……这种软脾气的儿媳臣妾可不要!”

明睿帝眼中闪过思索,面上蹙眉:“可不许这么说,这元氏生育了龙凤胎,有大福气。”

虞贵妃听到龙凤胎,复又笑盈盈道:“这倒也是,景儿子嗣不丰,自从这元氏生下龙凤胎,府里几个孩子都养住了。”

明睿帝对此没发表什么看法,只看向梁毓景,说:“景儿的眼光可不低,既是能看中,自然有独到之处。”

梁毓景这会儿便抬眸,一脸唏嘘叹道:“原先府里总是出事,武氏生病后,儿子就叫元氏管家,她也幸不辱命,总算安稳了下来。”

若是元香雪在这里,肯定要翻个白眼:明明是谷嬷嬷的功劳好吧!

后来她也是和程侧妃一起管家,而且,虽然大的幺蛾子没有,可小的幺蛾子也没少啊!

但这会儿全凭梁毓景一张嘴胡说八道。

偏偏明睿帝似乎也正好想听这些话……

“如此也好,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安民,你府里安稳了,才好学治国的道理。”

梁毓景顿时露出惊喜若狂的眼神,神采奕奕地看向明睿帝,喊了一声:“父皇?”

明睿帝拍了拍梁毓景的肩膀,笑着说:“你把天水郡治理得很好,若是叫你继续待在天水郡,倒是浪费了你的才能。”

虞贵妃闻言笑着垂下了眼睫,怒火中烧,心里恨恨想:这是又要替什么阿猫阿狗摘桃子?

梁毓景神色微微变化,装出一副听懂了却不太情愿的样子,心里却在暗叹: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还是不可避免很生气啊。

不过,父皇以为把他赶走就行了吗?

呵呵。

明睿帝还在温和地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你把天水郡治理好就满足了吗?”

梁毓景神色略微松动,一副“似乎确实不应该安于现状”的模样。

明睿帝欣慰一笑,继续道:“如今江南一个水涝就淹了十几个县,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南蛮那边得了消息,土司们又开始蠢蠢欲动,景儿,你可愿意去江南大展一番手脚?”

梁毓景露出为难的表情,吞吞吐吐道:“父皇,江南还好,不就是带领百姓们种地织布吗?儿臣只需发号施令即可,可是南方多瘴气,南蛮也不通语言、不服教化,儿臣怕是无能为力。”

明睿帝立刻摆手:“自然不会让你去南蛮之地,你的主要任务只是好好捯饬那些被淹的乡县。”

梁毓景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又期期艾艾地问:“那不知父皇,打算派谁去天水郡呢?”

明睿帝神色一顿,漫不经心问道:“朕还没想好,景儿有属意的人选吗?”

闻言,梁毓景一边心里腹诽:怕不是没有人选,而是懿皇贵妃那边还没确定人选吧?呵呵。

一边一脸感慨道:“儿臣不太懂朝政大事,也没什么好人选。只希望去的人好好打理那些生意,都是秦州百姓的心血,万万不能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