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舟 作品

分卷阅读83

。”

她的笑了,带着一点点艳羡,却多的是佩服。

还有,对儿时的怀念。

是五个女孩子们躺在芭蕉叶下,诉说着长大以后的事的怀念。

“沈姨,一切都过去了。”

沈雁回用手巾替沈娣擦去脸上的眼泪,“艳艳姐回来了,日后沈姨也不用总是洗她的旧袄裙想她,绣绷上的半枝桂花,艳艳姐已经补上了,绣得很漂亮呢。”

“还有啊沈姨......沈姨善烹调,懂学问,良善又待人极好。莲清书院的女夫子说,沈姨的阿娘是采蚌的,沈姨儿时就会跟着你的阿娘采蚌。她说,小时候她们就不喜欢沈姨的名字,嬉闹着给沈姨琢磨着新名字。沈姨还记得那个名字吗?她们唤你......”

沈雁回伸手将那颗串了彩线的蚌珠戴到沈娣的颈间。

那珍珠熠熠发光,恰如她的主人一样。

“沈珍珠。”

第35章 挎包,靓汤,酥炸玉蕈

县衙众人一连吃了五只兔子, 剩余的兔子被分开关在了竹篓里,省得在众人不经意间,又生了一窝。

“对了, 这个给你。”

待沈雁回从牢狱里出来,递到她面前的,是一个精致的挎包。

在大雍, 即便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都会买挎包。

挎包大多为棉麻料, 会在上头绣山水花鸟,或挂流苏铜扣, 样式丰富, 种类繁多,任人挑选。

双肩、单挎、斜挎, 应有尽有。

沈雁回本也想买一个,毕竟那些挎包的设计与配色,只一眼就叫人动心。

但精致一些的挎包, 少说也得百文,且眼下挎包也并不是必要的东西,她预备将小饭馆开了再打算。

“绸缎的?”

沈雁回捏了捏挎包的料子,将手缩了回去, “谢大人,这很贵的。”

莫说这挎包的料子是绸缎, 其上走线极佳的刺绣,一旁叮铃当当的银铃, 瞧着就贵。

就是旁人都绣花鸟, 这如何就绣了一脸坏笑的狐狸。

一脸坏笑吃糖球儿的狐狸。

到底哪只狐狸会吃糖球儿啊!

“路过小摊,随意买的。”

谢婴饮了一口茶, 握着挎包的手还停驻在空中,“没几个钱。这东西放在本官这也是没用,本官倒是瞧你总是将那针放在身上。万一哪次不得当,会扎伤......你且先拿着,再不接,本官手酸。”

“哪家挎包铺子,绣狐狸?”

沈雁回有些狐疑,但还是接过挎包,当下就挎在了身上,“不过绣得挺可爱的。”

“好看不,谢大人。”

那挎包口是抽绳样式,铃铛就坠在身子的两端,一抽一送,非常方便。内里容量大,胭脂、澡豆,又或是沈雁回的那个装了许多针的布包,都能容纳。

只是转个身,银铃便叮当作响。

沈雁回爱不释手,摩挲着把玩了许久。

“对了,既是送我的,那我也要回礼。”

沈雁回从怀中掏出一本薄薄的书。

谢婴挑了挑眉。

“什么好东西,给我看看!”

明成在一旁收集兔绒,见着那本薄书,便伸手给抢了过去,“定是什么高手秘籍,让我好好观瞻一番。”

“啥子嘛,我们也想听听!”

牛大志与其余的捕头将明成围着一团,个个竖起耳朵。

“咳咳......”

明成清了清嗓子,大声朗读,“将羊骨洗净加葱白、生姜清酒焯水,取肉苁蓉适量切片,炖煮两个时辰即为肉苁蓉羊骨汤。此汤滋味鲜美,口感极佳,最适合......补肾壮阳,缓解......肾虚所致的腰膝冷痛......”

明成越念声音越轻。

原来是这个秘籍。

“小饼,我有些怀念你的冰糖肥肠了,放哪里了,快带我去瞧瞧。”

“头儿,我想起方才的兔笼好像没有锁好,我再去看一眼。”

“哎呀,今天的风有些冷,我去加件衣服。”

众人一哄而散,独留谢婴与沈雁回。

“谢大人,这份靓汤我给了王婶子一份,我又手抄了一份。其实呢它不止可以温补肾气,后头,后头还有些壮......”

“沈、雁、回!”

“大人,我好像厨房还炖着东西,我再去看一眼!”

银铃叮铃当啷。

院子里独留谢婴......

和一本靓汤秘籍。

*

铜锣县虽说是邻县,但要走小苍山的山路,一趟下来还得耗费不少时辰。若是白日出发,到铜锣县已临近傍晚,青天白日用来赶路,实在是浪费。

谢婴雇了一辆马车,预备夜间走,到铜锣县便是早晨,拜访过县令后,正好去验尸。

“好宽敞啊。”

沈雁回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她掀开车帘,“谢大人,您要不进来小憩片刻?秋日的夜里还是冷,何况明个儿一早我们还有事。”

“本官不怕冷。”

月色正浓,蜿蜒的山路被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