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侄儿见过婶婶。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

杨姝菱心思一动,明白这师徒两个必然有话要说,闻弦知雅意地起身告辞,牵着白浔走了出去。

“老师这是?”徐辞言一愣,白巍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师伯百般相邀,陛下也意有所指,可为师思来想去,还是不愿意去那国子监。”

白巍目光平淡又坚定,“与其进去,倒不如我自个开家书院,若是能再培养出几个你这般的人才出来,也算是为大启尽了绵薄之力。”

徐辞言沉默片刻,“老师可想好了,书院选址何地,聘师何人,这些可都是问题?”

白巍点点头,“倒也不必多远,出城往南百里,有一四明山,风景秀美,虽在山中,离城倒也不远不近的,刚刚好。”

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白巍把书院选址于此,也是将余生志向托付于此。

“还有你之前和我说的新式学堂,”白巍看了看徐辞言,“我仔细想了想,若是真有人能研发出那什么农药化肥的,便是造福全天下百姓的大事。”

“只是这般学校,必然会受到反对和制止,倒不如先隐藏起来,等到日后有了什么成绩,再展示出来也不迟。”

徐辞言大惊,他是和白巍说过新式学堂,教授天文地理,医学化学这些,努力为大启点亮科技树的根枝。

但这到底与传统儒家的思想不合,而白巍是正统的儒家大儒,是以,徐辞言倒是没指望过得到老师的支持。

眼下白巍反倒主动提出来了。

“早些年你若和我说这个,我虽然不反对,但也应该不会赞成,”见着徐辞言大惊失色的表情,白巍好笑地摇摇头,“但经历了这么多,人也是会变的。”

“我想好了,便在学里设一‘格物’班,不收取学杂费用,只要有心,都可以去学,学得好的,便以我个人的名义给予奖励。”

他洒脱地笑笑,“文定侯的俸禄这般多,就我家里这点人,可花不完。”

徐辞言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师资这方面,倒是不用太愁。”

他的岳父,杨敬城杨大人执掌工部多年,若是全天下谁知晓的格物人才最多,那必然是他了。

那些年迈从宫里退下去的工匠们,只要待遇足够,想来是不介意再为大启发光发热的。

想到这,徐辞言也顿悟白巍的意思,有些哭笑不得,“老师,您今日搁这姜太公钓鱼呢?”

“你就说咬不咬钩?”白巍得意地一挑眉,“为师的大事,你这个徒弟还想跑了不成?”

徐辞言和手行礼,浅笑盈盈,“那自然是跑不掉。”

“还有一事,”他眉梢一挑,露出点雀跃模样来,“格物班成果的事情,您也不用担心了。”

徐出岫扎根诰狱研究了大半年,医得人死去活来活来又死去的,总算是有了巨大突破。

不仅制定了大蒜素结合中药汤液的治疗流程,还在城外一家腐食店地窖里,发现了初代高产的青霉素菌种。

虽然青霉素的培育提纯绝非一两代人能行之事,但徐辞言心底确信,这东西的出现,必然如火种燎起荒芜之原。

只要一代接一代地努力下去,总有一日,后世里司空见惯的那些抗生素救命药,会一点一点地揭开他们神秘面纱。

第78章 归宁 以退为进

到了归宁那日, 一大早徐家就收拾好各色礼品,徐辞言牵着杨姝菱上了马车,哒哒地朝杨府驶去。

薛夫人早就在府内等着了, 杨恒逸陪在母亲身边,也是翘首以盼。

“夫人,少爷, 小姐和姑爷来了!”

嬷嬷站在院外引颈而望,忽地笑开转身朝屋里头喊, 薛夫人手搀在丫鬟胳膊上,起身急匆匆地往外走,就见对岸小院竹丛青翠掩蔽处人影渐渐显现。

徐辞言束发戴冠, 一身琥珀色云雷纹宽袖圆领衫,外披玄色大氅, 杨姝菱以玉饰鬓发,绿云扰扰, 眉目清亮, 嘴角一直含着抹笑意。

薛夫人仔细打量两眼, 见两人感情甚笃,女儿也一脸轻快的模样, 不由得放下心来

,心底越发欢喜。

“来了, 外头天寒,快到屋里来坐。”她赶忙笑着招呼两人,杨姝菱眼眶一红,快走两步挽住娘亲的手肘,期期艾艾地撒娇起来。

“娘,女儿回来啦……”

徐辞言好笑地看着她, 摇了摇头,和杨恒逸一起在下首落座,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虽然自从成为社畜后,徐辞言就不怎么写应试文章了。但底子在那,指点起杨恒逸也算是得心应手出口成章,杨恒逸眼睛越来越亮,心底对他的那点不满也消散开来。

两人聊得好,薛夫人别眼看过来,也是心底一松。

他家子女少,杨恒逸从小和姐姐一同长大,感情深厚,自从杨姝菱出阁以后,一想到日后见不着姐姐了,小少年不免有些不快。

薛夫人心细,和一双儿女关系都不错,可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怎么调解儿子,又不能任着人憋在心里,又怕徐辞言因着这事迁怒女儿,眼下见两人相处不错,也越发高兴。

“见着你们过得不错,娘就放心了,”薛夫人牵着女儿的手笑眯眯地开口,又看向徐辞言,“你岳父在前院等着呢,娘和姝菱说说话,你们两个自去找他罢。”

徐辞言朝杨姝菱笑笑,才起身行礼往外走,到了前院,杨敬城早早得了消息,得知女儿婚后过得不错,也放下心来。

“来了。”他坐在圆椅上,向来冷肃的面上难得地带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