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此刻心头对朱高煦是真的有些愤怒了,在朱高炽看来,朱高煦这个人有问题。
身为大明汉王,不清楚大明的状况,一天就唆使着朱棣变革,他都搞不懂朱高煦到底图什么了。
朱高煦要是想要变革,去自己的大汉国弄这些不行吗?为什么就要劝着朱棣做这些?如今的大明,哪里经得起这种折腾?
朱高炽现在对朱高煦的想法很大,但他又不能说,这让他很是无奈,他要是直接反驳朱高煦,朱棣指定要找他麻烦,但朱高煦这么唆使朱棣,他又不能不管。
现在朱高炽只希望明年战事结束,就让朱高煦赶紧回去,省得祸害大明。
而朱棣听着朱高炽的回答,同样没有意外,果然还是以稳为主,他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朱高炽稳重还是稳得太过了。
朱棣心头一叹,其实朱高炽说的后果,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啊,现在大明的情况其实很糟糕,若是在这个关头变革,不是时机。
但他也没有想过这个时期就开始啊。
朱棣心中复杂,最终控制自己不再去想,无论如何,还得先征伐瓦剌,然后才能再思考这件事,同时还得看看朱高煦的大汉国,究竟能够到哪一步才行。
哪怕他很认同朱高煦,哪怕朱高煦在军事战略上跟他出奇的一致,但他都必须要慎重考虑,不能轻易决定。
朱棣看着朱高炽,大明未来的继承人。
“你的想法,咱知道了,你下去吧,今天所说之事,不许与任何人说。”
朱高炽躬身退了下去,心头很是复杂,他也不知道,朱棣到底有没有那个想法,朱高炽心中,满是担忧。
朱棣心头同样复杂,朱高炽与朱高煦两个意见,一左一右,偏偏两个人说的,都有他非常认同的点。
一个人步子迈得太大,一个人步子迈得又小又慢,他也很是为难,偏偏这事,他还不能拿出去找人商议,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恐怕直接就是人心不稳。
甚至有的人,都会开始坐不住,致使动荡出现,更会给朱高煦带来危险。
那些士大夫文官的嘴脸,朱棣看得非常的清楚与透彻,毕竟是从洪武时期过来的人,朱棣的见识,远不是朱高炽所能比拟的。
就比如现在的内阁,比起朱瞻基时期以及以后的内阁,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如今的内阁,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完全就是他朱棣的私人幕僚群体。
只因为朱棣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一直在控制这些人的权力。
只不过随着朱高炽的位置越来越稳,内阁的权力微微有些变大了,只是因为朱高炽在背后坐台。
内阁的那些人虽然是忠于朱棣的,但同样是忠于朱高炽的,可以说真让这些人做选择,这些人反而会站在朱高炽这边。
只是朱棣为了朱高炽的地位,一直没有去在意这些罢了,毕竟是要大明交给朱高炽的,为了平稳过渡,为了大明稳定,他默许了这些情况出现。
朱棣对这些都心知肚明,正是因为这样,才会由自己牢牢把控军权,不让朱高炽染指半分。
“这些酸儒,当初瞧不起咱爹,认为咱爹是个泥腿子,又杀了这么多人,被你们用笔肆意污蔑着,殊不知那些人,都是该杀之人啊。
咱当初不理解,但咱现在能够理解了,你们没有盼到大哥这样的明君,出了咱那侄子那个被你们同化的酸儒书生更加合你们的意,没有想到没有被咱打进来了吧。
如今你们瞧不起咱,以为咱只是一个丘八,真以为咱那么好骗吗?
你们的心思,咱都明明白白的,以前咱没得选,今后,咱可有得选了,你们想要仿前宋?
呵呵,你们还不够资格!”
朱棣目光锐利,仿佛从深宫之中看望到宫外一般。
汉王府,朱高煦从北镇抚司出来,来到家中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韦达,让你做的事,都做得如何了?”
“王爷,人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朱高煦点点头,脸上缓缓浮现出笑意,他让韦达布置的,就是豚卫在大明建立情报网络,即便他有朱高燧为他提供情报,但他依旧想要布置自己的情报网络。
因为只有自己的人,才会让他放心啊。
毕竟朱高燧的情报,谁知道哪个情报会不会有坑呢,要是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他一旦失误一次,说不定就被人给算计了。
锦衣卫千好万好,但始终不如自己的豚卫好,别人的,看着再华丽,都不如自己手中哪怕是寒酸的实在。
“好,这事你要做好,过了这次,今后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开年之后,大明要对瓦剌用兵了,我也会去,到时你跟着我,等王玉将下一批火绳枪运来,你优先装备给带来的人。
这事你做好准备,提前安排好。”
“王爷,打瓦剌吗?您放心,末将一定安排好!”
韦达听后那叫一个兴奋,他是真没有想到,来到大明了,居然还有仗打,而且还是打鞑子。
作为大明的将领,若是论
外拓,打谁都没有打鞑子来得有成就感,这是每个大明将领的觉悟。
朱高煦看着韦达兴奋的样子,也是笑了,这次打瓦剌,他可是要准备出力的。
随即肃然开口道:“之所以与你提前说,让你做好准备,不止是准备打仗,更为重要的是,上了战场,一定要多收俘虏。
那些鞑子都是很好的劳力,大汉国如今正缺少这些年轻力壮的人,到时候我们多带一些回去,还可以让他们给我们养马,养牛羊。
让他们先行改造,等改造可以了,再看情况恢复他们的身份。”
朱高煦可不会白打工的,这次大明出动二十万大军,瓦剌肯定是打不赢的,他看重的,就是俘虏。
大汉国也是有平原的,虽然很小,但他后面可是已经将罗娑斯提上了日程,罗娑斯可就有平原了,非常的适合养马养牛羊。
尤其是他的大汉国需要劳力,越多越好,这次要是不趁着机会多带点俘虏回去,他都觉得浪费。
“王爷,您放心吧,到时我指定多抓俘虏!”
朱高煦看着韦达依旧兴奋,笑着摇摇头,继续往前。
进入王府,韦清婉已经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等待着。
“王爷,总算回来了,昨夜才一宿没睡,我还担心你今夜不回来了呢。”
“放心吧,我若是不回来,都会跟你说的。
而且昨晚那是意外,和老爷子太久没有见了,一不小心就聊得有些久了。”
朱高煦任由韦清婉给他脱下裘衣,来到桌前坐下。
两人吃好饭,簇拥在炭火前。
“这次可能回去得会比较晚,明年朝廷要对外用兵,我得跟着老爷子一起出征。
你若是在这里无趣,可以先行回去,不必等我。”
“王爷说哪里话,你还在这里,我又岂能独回。”
韦清婉忧心忡忡,她心中还是有担心,朱高煦让她走,她是怎么也不会同意,除非看着朱高煦平安无事。
朱高煦若有事,她也不会独活。
至于大汉国,朱瞻壑、朱瞻圻兄弟都在那里,她也没有担心。
朱高煦闻言,搂着韦清婉的手都更紧了紧。
他很清楚韦清婉在想什么,正是因为这样,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中格外感动。
良久,韦清婉缓缓开口。
“今天我去东宫了,我那位嫂子这次可是大气了不少,赏赐了不少首饰物件,还有万两白银,黄金千两,还有二十人来侍候。
她说这些是皇上赏赐的,我就没有再推辞,接了下来。
带回来的人,我都安排在外府,内府还是由我们带来的人在打理。”
“哦?老爷子居然赏赐了这么多?既然赏赐下来的,那就好好留着,这次可不能卖了。
至于那些人,你安排就好,不过得防着点,外松内紧吧,不要太明显了,到底是以老爷子的名义安排下来的,不能全安排在外府了。”
朱高煦对韦清婉的亏欠是真的不少,在大汉国就打造了一次首饰,对比起别人那繁多的首饰,韦清婉的可以说非常的少了。
至于这次张妍派来侍候他们的人,朱高煦都不用想,肯定有不少人的探子在里面。
名义上是为他们好,因为他们这次回来就带了几个人跟在身边侍候,如今这是有人想要掌握他在汉王府的消息啊。
韦清婉也没有再说什么,一般朱高煦说什么,韦清婉就听什么了。
夜已深,朱高煦抱着韦清婉回到卧室,两个人挤在一起,都要暖和不少。
初次回来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朱高煦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两天时间过去,距离过年就剩下最后一天。
到了这一天,所有人都在府里忙碌,张灯结彩,整个皇城都是如此,显得格外的热闹。
“走,今天我们出去逛街,置办年货去。”
“听王爷的。”
朱高煦拉着韦清婉正要出门去感受人间烟火气,结果还没有出外门,朱高燧就走了进来。
“二哥,嫂子,你们这是准备出门?”
“对,老三你有事?”
朱高煦心头一阵无语,哪怕朱高燧还没有说,但他都有一种预感,朱高燧肯定是有事,而且好巧不巧,前面两天不来,也不晚点来,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来。
朱高燧闻言收起笑意,肃然开口。
“二哥,这次得打扰你们了,确实有事,很重要。”
朱高煦没有出声,他一时有些犹豫,他是挺想带韦清婉出去逛一逛的,过了这次,后面也再难有机会带着韦清婉在大明的京城出去置办年货了。
朱高燧也不催促,他知道今天来得不是时候,但他没有办法。
韦清婉看着朱高煦,又看了一眼朱高燧。
“王爷,以事为重,等事情办完了,再出去也不迟。
我先下去了,你们聊。”
韦清婉说完,向着朱高燧点点头,就退了下去,将空间与时间让给朱高燧。
朱高煦看着韦清婉离去,轻轻一叹,转头看
向朱高燧。
“老三,这次你最好是有重要的事,不然我们就演武场见吧。”
朱高燧看着朱高煦心情不好的转身进去,嘴角一抽。
演武场见?
真要在演武场见了,那就是他在挨朱高煦的揍了。
朱高煦揍人,向来都是这招,演武场走一走,然后不管是谁,只要进了演武场,就会被朱高煦狠狠的揍一顿。
他也经历过,反抗过,但他是真的打不过朱高煦啊。
别说他了,军中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真就没有干得过朱高煦的人。
朱高燧都挺羡慕朱高煦的武力值的,简直夸张得吓人。
来到屋内,将门关好,朱高煦一言不发。
朱高燧见状,赶紧开口。
“二哥,你让我找的那些人,目前已经有了两百多人,不过如今正是年关,等开年后将他们聚集起来,还是现在就聚集?”
“老三,你脑子要是没用,可以丢了。
这事你还需要来问我?肯定是开年之后聚集过来,然后一起出发啊!”
朱高煦死亡凝视的看向朱高燧,他这会很想打人,很想揍朱高燧。
他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就这?
找那些人的事情虽然很急,但也完全没有着急到晚一两天,不,晚几个时辰跟他说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朱高燧这次过来纯粹就是来恶心他的,他是真的被朱高燧给恶到了。
最终朱高煦还是没有出手,毕竟朱高燧也算是在为自己办这件事,他能咋办嘛。
朱高燧看着朱高煦神情越发不耐,最终又忍了下来,顿时放下心来笑了,这才是他二哥嘛,怎么会舍得揍他呢。
想着接下来要说的事,朱高燧神情变得异常凝重。
“二哥,还有一件事,你的事发了。”
“????”
朱高煦一脸问号,一头雾水的看着朱高燧,他的事发了?他什么事就发了?
朱高燧的声音继续传来:“二哥,你是不是在京城安排了探子?而且还是回来之后这几天安排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