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梦 作品

第52章

五天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李斯终于上书了《谏逐客书》。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

于是,刘季等人都官复原职,李斯也仍然受到重用,任职廷尉。

一个月后,沉寂许久的咸阳城终于热闹起来,各方收到消息的人士都重新涌入了秦国。

虽然秦国在某些方面极为严苛,但看在洛阳纸、厕纸的份上,六国诸人表示啥都可以忍受。

而出征的秦军也与韩国交上了手,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后,秦军不痛不痒,而韩国损失惨重。

韩王忧心忡忡的召开朝会,商议求和事宜。

而在战报传来之时,韩非也收到了一封信,信中秦王简明扼要的威胁道:若是你韩非不来秦国,那秦军就会继续进攻韩国,直至都城新郑。

已经四十多岁的韩非被这封秦王亲笔书写的威胁信气得吹胡子瞪眼(古代人多蓄胡须)。

片刻后,他恢复平静,站在窗前不言不语,直到妻子来唤他用夕食。

韩非眼眸温柔的看着妻子,以及桌上的长子韩致,小女儿韩漪,这一顿饭的时间,足够他下定决心了。

是夜,韩非与长子夜话。

“致儿,为父明天会自请出使秦国,此一去定是不能回了。”

韩致大惊失色,他颤声道:“父亲,这是为何......”

随即韩致就愧疚的道歉,“父亲,儿子失礼了,您继续说。”

韩非并不在意儿子打断他的话,因为他了解儿子和他一样,性子都有些急躁。

而他因为口吃,说话极慢,被打断话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他安抚的看了一眼儿子,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

“为父要你带着你母亲和妹妹假做游玩,实则逃去齐国,那里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韩致今年十九岁,虽然因为父亲的口吃,他总是被叔伯堂兄弟笑话嘲讽,但这不过是言语攻击罢了,他并未经历过真正的风雨,乍听父亲这样交代遗言的话,他吓得六神无主。

韩非知道自己儿子并非怯懦之人,只是一时之下难以接受罢了。

他只说了一句:“为父相信你会保护好她们的,对吗?”便点燃了儿子的斗志,如此,他也能放心的去秦国了。

第二天,韩王下令:韩非为正使,带队出使秦国,即刻出发。

出使队伍走后,韩致就听从父亲的话带着母亲和妹妹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一个月后,韩国使臣终于抵达咸阳城。

韩非并没有选择坐在马车里,而是走在平整干净的咸阳街道上。

络绎不绝的商贾,吵吵嚷嚷的街市,都在吸引着韩非的注意。

这里没有骑马闹街的公候,没有惊慌避让的庶民。

虽然讨价还价的大喊大叫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些商贾因为议价不成而想要大打出手,但四周那些巡逻的士卒都会一脸憨厚的劝架。

这里有序,是法制的城邑。

韩非迫切想要拆穿这个秦王给他的谎言,他像是不知疲累一样,花了三天的时间用双腿丈量咸阳城,但最终结果无疑是秦王大获全胜。

整个咸阳城,除了庶民住的区域略微有些杂乱和混乱之外,其余的地方真的就像他心中法制下的王之都城。

“呼......”

韩非正端坐在一家名为“只做第一”的饭馆里,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四个空盘子。

吃撑的韩非十分窘迫,他的脸微微发红。平时他的饭量挺小的,吃撑真是人生头一遭,只能怪这里的饭菜太好吃了。

“先生你好,我们店的规矩是不管吃多少,走时只需要留下一幅墨宝即可免单,一个字或者是一篇文章都行,若是不想留下墨宝,付钱也可以的。”

韩非听完这伙计的话,当然是选择付钱,自从被秦王缠上以后,他不管对自己的文章有多自豪也坚决不对外发表了。

“鄙人才疏学浅,还是付钱吧,敢问小友这桌饭食需付多少钱?”

伙计微微一笑,吐出一个数字:“三百金。”

说完又接着询问:“您看您是叫仆人回家去取钱呢?还是我们店派人随您回家拿钱?”

韩非被这话整懵了。

他身为一个不受待见的韩国公子,平日里的花用都颇为精打细算,哪里有那么多钱?

而今天他之所以会来这家店,完全是因为他见这家店最冷清,偏偏又开在繁华地带。

且这名字取得也算霸气,再加上此次出使有一百金的经费可用,他才会......

韩非呆楞着,喃喃自语道:“这是黑店?”

伙计听了这话也没生气,因为他已经见惯了客人们的这副模样了。

他不厌其烦的细细解释道:“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店的食材是上林苑特别供应,菜单上的全是我们秦国秦王平日所食之物,而掌勺的大师傅更是咸阳城有名的大师,三百金不贵!”

韩非回味下刚刚吃进肚子的美味,咽了咽口水,问道:“小友,能改成留下墨宝吗?”

伙计一脸“果然如此”,然后立刻请韩非移步。

韩非跟着这伙计来到一间墨香萦绕的房间,里面或站着、或坐着几个人,大都拿着笔一脸苦大仇深,少数几个正在奋笔疾书。

韩非这才想起来问:“小友,不知道这墨宝是写了就可吗?还是......”

伙计闻言一笑,“自然是需要审核通过才行!我们店乃是刘客卿所开,这里客人们留下的墨宝都会送去章台宫中,只有刘客卿点头,我们才会认为客人免单成功。不过您也不用担心,只要您能逃离秦国,我们就不会追究债务了。”

韩非脸上的笑僵硬无比,伙计继续说道:“你也放心,我们店不会把您扣押在这里的,只是会每天去您住处催上一催,但您若是想要再吃本店的饭食,就必须偿还欠着的债务或者墨宝。”

韩非认命的坐在一张小桌子前,提起笔,抚摸光滑洁白的洛阳纸,迟迟没有下笔。

旁边一个同样在思索的食客说:“老兄,看你面生的很,是新来咸阳城的吧?”

韩非点头。

那食客继续说:“在下冯去疾,每日都来这里吃,一天要做三篇文章,已经做出三十五篇文章,除去第一天被打回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均都未被打回!”

韩非闻言有些佩服,慢悠悠的说:“在下韩非,今日,确实是,是,第一次来,贤弟,文采斐然,非不及也!”

冯去疾连忙摆手道:“非也,非也,小弟文章一般,只是宫中那位刘客卿爱好有些奇特罢了!来,来,来,韩兄,你看看我已写好的这篇。”

韩非疑惑的接过来一看。

只见题目赫然为:记山中野桃,再往下看,内容竟是一次与少年伙伴一同种桃树的经历!

只不过整篇文章起承转合,词藻华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无声传递着作文者的才学造诣之高。

韩非有些费力的加快了语速:“去,疾贤,贤弟大才!”

冯去疾没在意韩非突兀的停顿,他指点韩非道:“你是第一次写吧?要写实事,最好能让人身临其境,要么是震动人心的大道理,要么就是我这般的小儿读物也行。”

“小儿,读物?怎,怎么,会,是,小,小儿读物?”

韩非有些激动,这篇文章竟然只是小儿读物?

“我这文章交上去,估计就是给长公子扶苏看的。”

韩非正要细问,就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走进来。

刚刚还在滔滔不绝的冯去疾立刻起身迎上去,“去疾见过公子,徐小公子,又来收文章啦!”

韩非见他态度、听他言语,便知这两个小孩的身份不简单,极有可能就是那位扶苏公子。

小统高冷的“嗯”了一声,然后便拉着扶苏走到韩非左前方的小桌前,上面已经摆上了一叠文章。

两个小孩就坐在那里静悄悄的拿起文章看。

回来的冯去疾也不说话了,而是给韩非写了一张纸条,提醒他保持安静。

时间就在“刷刷刷”的纸笔摩擦声中过去,韩非一下子写了三篇文章出来,他已经决定一会儿在这里吃晚饭,所以有备无患。

未时中,小统摸摸肚皮,有点饿了,他叫来一个伙计,吩咐道:“每桌上三盘点心,我这里上桂花糕、红豆糕、玫瑰糕,其他人的你们看着上。”

话音刚落,屋里的食客都纷纷起身拱手道谢:“多谢徐小公子慷慨!”

韩非自然也随大流起身道谢,只是为了避免混乱,他没出声罢了。

之后就坐在一边等着点心上来,毕竟看周围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东西一定很好吃!

片刻之后,整间屋子被食物的香味侵袭,韩非夹起一块方方正正的白色小块糕点,一口吃进嘴里,口腔中瞬间被红豆的香甜填满,好吃!

再夹另一个小碟子里的黄色小块,这是小麦?!

韩非睁大眼睛,他从未吃过这样的小麦!

一旁的冯去疾凑过来,看看他桌上的点心,提出交易:“韩兄,我不喜红豆糕,你可有不喜的,我与你换一换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