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打定主意,一方面稳住边令诚,一方面继续派人调查圣火真理教的情况,更提前派出探子出发大石国,希望获取更多的情报。
高仙芝在西域召集起二万四千人的远征军连夜开赴怛逻斯城。
大石国主帅艾孜·穆勒林率领二十万大军已然陈兵怛逻斯城所在地域的大唐边境。
从兵力对比来看,高仙芝无异于飞蛾扑火。
当然,当年的唐军就是有这个自信,征战西域,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少胜多的战役,从唐初经营西域之始就屡见不鲜。
不过,这一次高仙芝的真实目的,并非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希望以战求和,至少不给对方深入东方的理由。
那个时候,他对圣火真理教和大石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他们仍抱有幻想。
他万万没想到,当他赶赴怛逻斯后,敌人又迅速征集了十余万众兵力,以超乎三十余万众逼杀而来。
如此丧心病狂的兵力差距,再加上怛逻斯城内圣火真理教徒的里应外合,几乎注定了高仙芝的失败。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大石国军中的一位法师召唤出一头魔物。
那头魔物的出现同样对唐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然而,更令高仙芝震惊的则是那头魔物竟然完全的、彻底的唤醒了他体内蕴藏的九尾兽王之力。
在九尾兽王之力的帮助下,总算战胜了敌人所召唤的魔物。
不过,高仙芝也十分明显的察觉到,那魔物的力量远非当时所表现的样子,它的背后似乎蕴藏着更为巨大深沉的力量。
当时敌人所召唤的,并非那魔物的完全体。
随着高仙芝对九尾兽王力量的掌握,九尾兽王血脉中深藏的涂山氏的几千年的记忆,也渐渐复苏。
从那时起,他就从高仙芝觉醒变成了涂山氏。
兽王蛊的力量,重构了他的记忆和思想。
华夏族千万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他意识中展开,更加坚定了他守护大唐的决心。
“你是想根除那魔物的本体,永绝后患?”郭暧猜到高仙芝的心思。
“办不到,那魔物居于西方火狱之下,不可能彻底根除,只是每一次西方真魔复苏的年代间隔不同,少则百年,多则三五百年,我想,只要一次性对它的伤害足够大,就能令其复苏的时间够长。”
“……”
“安禄山之乱,消耗了大唐太多国力,以如今华夏的实力,三五百年之内,很难再抵挡下一次真魔的入侵,而且,作为华夏族守护者,我们兽王之力的传人,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集中在同一个时代觉醒,现在可以说是兽王觉醒非常全的一次了,我想最好趁着这个机会,令敌人的四大国师一起出手,共同召唤火狱真魔出现,我们合力将其剿灭,令它下一次复活的时间尽可能长一些。”
“照眼下的情形来看,对方已经来了一位大国师,剩下那几位,有可能会前来吗?”郭暧有些担心。
“会的,算算时日,那三位大魔头差不多也该来了,他们在大唐安插了碟子眼线,我不可能坐以待毙,也在他们中间插了钉子,我已经发出消息,让我的人从中运作,使几位国师相信此刻倾巢出动,定能一举覆灭华夏。”
“那你现在担心的是?”郭暧知道,高仙芝心底还有事儿没说出来。
“豁尽全力的一战,对大家都是公平的,火狱真魔的力量到底多强,四大国师合力能够召唤出真魔几成力量,这些都是未知数——”
“尽可能多的召唤出火狱真魔的力量,同时又要有必胜的把握,这个嘛,倒也不难,只要我们能控制住四大国师其中之一,胜算至少可以提到七成。”郭暧忽然想到了主意。
“你是说山谷里那位贝纳松?”高仙芝凝视郭暧的眼睛,更为严肃起来,“佛教及密宗中有不少关于灵魂和轮回的秘法,摩罗昙照用以复活贝纳松的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莫非你也懂得密宗中的魂术?”
“佛门密宗的修行不同其它宗派,随着我们修行境界的提升,可以自然而然收获一些无上妙法,我已经想到一个法子,只是要想潜入敌人营地却有些困难,我的佛门元力过于强悍,一旦靠近那道结界敌人便会知晓。”
“你想现在就进去?”高仙芝确认道。
郭暧点头,不过他并没有再向众人解释自己的方法到底为何。他的方法也不是没有风险,情况紧急,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苗疆蛊奴中有人可以驱使一种细如发丝的蛊虫,这些蛊虫以真元和灵力为食,附着在人身上可以穿越各种结界法阵,而不为阵中主人识破。
双方再行交换过一些情报,郭暧叮嘱过高仙芝关于独孤欢和鲜于燕的消息,便自行潜入了敌方所在的山谷。
高仙芝则率众去向独孤欢三人所在的山头,还有城外驻扎的李嗣平和玄甲军,众人集合方便一同进入疏勒城。
疏勒城被贼兵围困日久,城中守将和百姓们的日子十分艰难。这一行人的到来,至少可以振奋士气民心,更何况高仙芝本就是威震西域的名将。高仙芝与疏勒王裴万里兄弟本就是旧识。
高仙芝被边令诚以矫诏斩杀于潼关阵前的消息,早已传遍大唐诸道各州,裴万里看到他还好好活着,自然惊诧万分。
高仙芝略作解释,叮嘱裴氏兄弟不要声张,不管怎么说,当初要他死的是朝廷圣旨,他活着便是欺君之罪。众人会意。
疏勒城的防务和大军调动,明面上仍有裴万里负责,实际上则以高仙芝暗中的谋划为主导。
裴万里曾在高仙芝麾下历练多年,对高仙芝的武功谋略甚为折服,这下算是有了主心骨。
只是那位自称是李嗣业的胞弟,来自长安的讨虏大将军李嗣平,风采俊雅,谈吐不俗,怎么着也跟粗豪骁勇的李嗣业联系不到一块去。
裴万里和李嗣业当年都是高仙芝麾下的悍将,马背上刀锋舔血的过命交情,那种感觉是不会错的。
不只是俊雅,同李嗣业比起来,这位身着玄甲的李嗣平还几分柔弱之气。
还好有高仙芝为他担保,而且李嗣平手上竟然还有一封惠琳的书信做凭证,信中交代了一件秘事,需要裴万里去准备妥当。
密信封在蜡丸里,一路上连李嗣平都没看过。
裴万里对惠琳的信件十分重视。
惠琳,本就出身疏勒王族,虽然年纪比裴万里小了许多,但辈分却极高,论起来算是裴万里的叔爷。
当年惠琳远赴长安,拜在不空大师门下,在惠琳一方自是天资聪慧,痴心佛法。对于裴氏家族而言,派出王子王孙客居长安,且出家为僧,也有向李唐示好的意味。
一是佛法高深,一是作为裴氏的政治筹码,疏勒裴氏一族上上下下皆对惠琳敬畏有加。纵然他出家之后,姓名仍在祠堂族谱中供奉。
郭暧郭昕一行赶往西域之初,惠琳便请郭暧托过信物,寄托对故乡和族人的思想之情。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西域境况,一心想着守护长安,协助李唐抵御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乱。他料定今生不能再踏流沙雪原重返疏勒。
随着郭暧等人的深入,不断将西域战事吃紧西方真魔一族暗流涌动的消息传回长安,青龙寺高层震动。早已在五台山隐修多年的不空大士,亦再度通过千里传密召集寺中僧众,于三藏大殿上现出金身。
不空大士以一身三藏密法修为作为代价,上通九霄下抵黄泉,遍寻三千大千世界,以推演出华夏未来三百年之劫数。
距离上一次被封印已经过去了五百年,西方真魔的力量已然十分强大,这一次它的苏醒,将会为大唐未来的命运带来至少十三种不同的劫难,无论哪一种结果,最终都会导致华夏大地陷入千年战争的洪流之中。
幸运的是华夏一族的守护者,源自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所创立的兽王血脉,也已经顺应天劫不断苏醒。
道界战神真武大帝在人间的转世,也已跨越重重境界登峰造极,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迎接至少五成功力的真武大帝法身入世。
迦楼罗天尊,孔雀大明王,业已身在西域。只是,他二人命中相克相生,必须有人从中斡旋化解,才能发挥出二位尊者完整的实力。
因此,不空大士才亲自颁下法旨,由惠琳负责西域一方,调和迦楼罗天尊与孔雀大明王的命中劫数,同时襄助抵御真魔。
少年三藏法师惠果,则留守长安坐镇华夏中央。
彼时,梵唱礼毕,不空大士金光法身遁去,遥远的五台山方向,碧空乍开现出千万道祥瑞光华,一代圣僧终于渡完自己在人间的种种劫数,重归须弥世界。
惠琳传给裴万里的密信,便是要他为自己准备一具身外化身。一旦战事兴起,他方可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策应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