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万夫 作品

第301章 三只鹞鹰

高仙芝众人和玄甲军的到来,让裴氏一族和整座疏勒城都安心不少。尤其自己这边已经掌握了对方大量情报,更便于接下来针对性的筹谋策划,胜算总归多了几分。

敌人龟缩不出,自己这边也总算有些许时日休养生息。

花费半日光景,裴万里要城中各府衙的人赶紧统筹合计了城内所余人口、粮草、水源,以及屋舍损毁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针对敌人的计划因应施为。

议事厅中,众人详细推演过种种攻守方案,将粮草水源和人口的安排尽可能的优化,当即安排了得力人手加紧执行推动。

安排好疏勒城的防务和城内民生,裴万里连个喘息的机会都不给自己,立时着手惠琳交办的事宜。

当年裴万里跟随高仙芝的时候,高仙芝尚未觉醒兽王之力,更未见识过独孤欢鲜于燕等人的术法异能。

相较于高仙芝的军事谋略和玄甲军的赫赫威名,他宁愿相信远在长安的惠琳。

二十多年前,惠琳还是疏勒城中一个沙弥童子时候,便曾施展大能创下许多神迹。

那一年,天降流火。顷刻间,大草原上烧成一片火海。疏勒人数之不尽的牛马羔羊眼看着就要化成一片灰烬。

是一袭白衣的小沙弥惠琳,驾起金光腾于九霄,以惊天神技搬运大雪山上的积雪扑灭天火。

那一年暖冬,大雪山上的积雪整个冬天都在以异于常年的速度不断融化,河道拥塞,大水泄于黄沙。

转眼夏日,天气又鬼使神差的变冷起来,雪山冻结,河道干涸皴裂,草木枯萎,人畜焦渴。

是一袭白衣的小沙弥惠琳,遁入地下百丈之深长达月余,以一己撼天彻底的修为,催动地河之水上涌,拯救城中百姓和大漠上的草木生灵。

大石国的人以邪术来攻,恐怕唯有惠琳圣僧的无上佛法可以化解。

惠琳的密信中只有几句简单的客套,余下便是教人如何制作身外化身的法子。

倒也简单,以胡杨木雕琢法身,尽量找寻年月久远粗壮高大的,越高大越好,不必拘泥于常人身高体重。

以《金刚经》抄本为肌肤,洒以裴氏族人的鲜血,裹于木胎之上。

以西域紫藤根为筋络,同样以裴氏之血涂之,缠绕于木胎和《金刚经》抄本之上,扎进勒实。

一层抄本,一层筋络。

胡杨木,在西域是寻常之物,千年万年的大型木材,城中也收有不少。

疏勒,本是佛国,裴氏一族世代笃信佛教,城中的《金刚经》抄本可以厚厚的铺满整个疏勒城。

至于裴氏族人的血,也并非海量大用,只是些许有之,混合朱砂之类融于清水即可。

紫藤更是西域百姓常备之物,鞣制后用来制作农具、铠甲、绳索,十分轻便耐用。

裴万里是个实在人,一看小叔爷要的东西挺简单,一口气做了三具六丈高的僧偶。而且这玩意儿应该是多多益善的,这些东西一看就是灵魂附体的义体,城中老僧也曾时有提及,激烈战斗中义体难免损毁,但魂体不会完全死去。

三具僧偶义体悉数供奉在裴氏族中寺庙里,由高僧诵经护持,精兵层层把守。只待大战将起一刻。

三大国师迟迟未至。

按照高仙芝的推断,他们最多十日内就能到达疏勒。

十几万大军龟缩在山谷中,人马消耗日巨,越早到来,对他们越有利。

以他们的实力,无须调动大军,带上百来名教内近卫足以应对。按照这样的队伍规模,行军不过七日即可到达疏勒。

然而一直过了十五日,边境上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就连一只信鸽、鹞鹰都没飞回来过。

大石国的人惯用信鸽和鹞鹰作为传信的工具。白天有人盯着,晚上还有鲜于燕的狼子狼孙守着,全无音讯。

高仙芝安插在大石国的碟子都是死棋。命令一旦下达,他们便会努力去达成,但不会再有信息上的往来。

拜火真理教等级森严,规矩严苛,虽然基于教义团结在一起,却人人相疑互相猜忌,高仙芝早年派出的碟子十有八九都被拔掉了。

一个碟子一旦有过两三次行动,便会被发现。

为了长远计划,高仙芝只好把其中三个暗碟,全部设为死棋。

也不知道那些碟子是不是真的在执行任务了,或者他们早就因为或许这样或许那样的原因死掉了。

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推动计划的进行。

消息传不进来,更麻烦的是也传不过去。

是啊,重要的是把消息传回大石国,还要让他们相信这边的局势对他们十分有利,只要四大国师齐聚,就能一举吞并西域。

眼下只能敲打敲打山谷里那伙人了。

城里仍有对方的碟子,山谷里那些人也时常放出斥候探子,只要自己把戏做足,不愁把消息传到山谷里去。

李嗣平率玄甲军先行撤出疏勒,往龟兹方向开拔,实则在一处山谷里埋伏下来,远离敌军斥候探马巡逻的范围。

三日后,疏勒城守军中忽然爆出严重瘟疫,不几日后便有大量尸体被托运出城,火化后深埋。

又过了三日,山谷中便有探马出来找到了唐军火化埋骨的地方,挖出一些未被完全烧毁的骨头,带进了山谷。

敌人仍未行动。

高仙芝又加了一把火,由李嗣平的玄甲军往各城传递消息,秘密配合。一时间西域大大小小的城镇,纷纷以烽火、探马传信,报告各自城内瘟疫情况,有些城市也煞有介事的拉出一些尸体来,轰轰烈烈的火化埋了。

如此折腾了将近半月,不由得他们不信——西域各城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军民死伤惨重。

对方终于有了动静。

一日黎明时分,借着晨雾掩映,忽然有五百骑大石兵冲到了疏勒城南门。

五百人。这是来打探虚实的。

当年高仙芝威震西域三十六国凭得可不紧紧是姿容俊美,心机手段,军事谋略在当时大唐诸将中都属一流。他自是非常了解大石国人的情况。

他们能派兵来试探,说明已经有几分信了。

对于阿撒母而言,他所不了解的是——那个对西域了如指掌,谋断如神的高仙芝已经回来了。

当然,高仙芝的死讯,他们也早已收到,自然无法想象一个死人,会重新回到昔日的战场上。

他们仍以为疏勒城的防守,不过是裴氏兄弟在苦守。

对方佯攻试探,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这可不是寻常个人间你撒个谎我编个故事,互相骗着玩儿。也不是诸葛亮摆空城计,意在以疑兵之计吓退对方。

两军交锋,既不能真把疏勒城给丢了,又要让对方相信疏勒城内确实瘟疫肆虐,防守空虚。如此,可算是一门兵不厌诈的精细活儿了。

为了把戏做足,搞现自毁也不得不下点儿血本。

早在几天前,便把守城的精锐换下,特意招了城中老弱妇孺百姓,混杂在城头,摆出一派强弩之末生死一搏的态势来。

区区五百人来犯,竟从黎明时分一直打到了晌午,还被几名大石兵冲上了城头,缠斗许久方才杀死。

五百人来,还愣是逃回去一百多。

第二日晌午十分,大石国骑兵又来了五百人,仍是打了半天功夫,费了好大劲,才被疏勒城守军打退。

第三日子夜十分,月黑风高。敌人出动五千人马,分别从南门、西门、东门同时攻城。

一场鏖战,打的艰难酣畅,生生从午夜时分打到了第二天黄昏。

南门、西门更是数次被敌人攻破,疏勒城内的百姓和守军多番血战才重又夺回。

直到日落时分,敌人所余八百余人才渐渐散去。

这一切都在高仙芝的掌握之中。要示弱,但又不能太弱,不能让对方以为仅凭他们现在的兵力,就能攻克疏勒,占领西域。打的艰难,但还必须得给他们打回去。

为了把戏做足,高仙芝没少费心思。守城的士兵一半正规军,一半是受过训练的老弱妇孺,而那些撤下来的精锐部队也没闲着,着令他们换上百姓的衣服,操了百姓惯用的猎刀、猎叉藏身城下,什么时候把敌人放进来了,就使这些人把对方打退。

同时,还在城头散落许多洒了牛羊血水的破衣烂衫,造成惨烈牺牲凄凉煎熬的景象。

就算对方的统帅机关算尽,也必然算不到这一出的。

又接连数日,敌人只是派出百骑小队来到城下骚扰叫骂,再也没见过大队兵马到来。

裴万里有些坐不住了,瞅着高仙芝直犯嘀咕:“元帅,莫不是被他们看出了破绽?这几日反倒来的人少了。”

高仙芝如今只是草莽匹夫,更何况还是个“死人”,自然没有军衔官职可言,裴万里称他元帅,当然是出于昔日的情分以及对他军事才能的信服。

高仙芝反倒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十分自信的笑起来,“不会的,他们若真看出了破绽,便不会派小队人马前来骚扰了,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时刻监视我们,同时不断骚扰,使我等疲惫困顿,以便于日后的总攻。你且传令下去,告诉将士们好好的调养休息,不必理会敌人小股部队的骚扰,十日内,敌人不会再强行攻城了。”

如此又过了三日,终于在一个夜黑如墨的晚上,三只鹞鹰从敌人潜伏的山谷中飞出,直向西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