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791章 无题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91章 无题

“朝廷已经与海商签定了运输协议,分配了向北方各地运粮的数量。”

全凤翔伸手示意官吏坐下,说道:“运来辽东的要比去年增加一倍,今年丰收有望,也就足够支撑了。”

官吏很年轻,但也比较稚嫩,是和杨宾等人一起来辽东赴任的。对于这边的工作情况,还不是特别的熟悉。

“下官听说,宁古塔有二十多万鞑虏。若是全部南返,相当于增加了二十多万移民。”

全凤翔微笑颌首,说道:“如果接受招抚,这些满人将主要分在四处,吉林府到宁古塔的陆路沿途,松花江沿岸,原来建州的一部分,还有吉林省东部。”

其实是五处或六处,或者更多。比如宁古塔周边,以及黑龙江流域,甚至于更往北,或是原属于科尔沁,现归为吉林省的地区。

科尔沁部去年遭到察哈尔部和明军的联手打击,今年又被明军再次攻打,不得不向北退缩。

明军的长途攻袭,不仅演练了深入草原,还抢到了不少牛马羊,俘虏了不少蒙古人。

现在,那些被俘的蒙古人,大部分已经归顺大明,在新建的辽河套牧场为明军养马养牛。

全凤翔等官员也发现,即便是异族,即便是游牧民族,对于底层来说,需要的也不是自由,而是家人的温饱。

而蒙古的普通牧民,生活得并不好,不是想象中的喝奶吃肉,衣食无忧。

草原上也有自然灾害,不管是白灾,还是黑灾,都足以摧毁普通牧民的生活。使他们损失惨重,甚至会冻饿而死。

富裕而奢糜的是上层的王公贵族,以及越来越多的喇嘛。

以游牧这种低产出的方式,来供养数量越来越庞大的不劳而获的群体,普通牧民的沉重负担可想而知。

原本,蒙古牧民还有旗下属民和农奴两种,旗下属民也就是普通平民,有纳税和服役的义务,却有相对的人身自由。

但蒙古王公贵族却经常利用手头的特权压迫、勒索旗下属民,甚至会篡改户籍,将旗下属民变成受自己奴役的农奴。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全凤翔便上奏朝廷,希望对蒙古牧民实施招抚之策,使他们归化大明。

但皇帝拒绝了他的建议,招抚还是要招抚,却要保持盟旗制,主要是拉拢上层的蒙古王公贵族。

如果单独的蒙古人投奔大明,也可以接受其归化,并不出台政策。

显然,皇帝还是希望以部落为单位,来收服蒙古人。而利用蒙古上层来稳定北方草原,成本最低。

全凤翔认为这也是皇帝的权宜之计,先臣服,再归附,最后归化,三步走的策略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但对于投降的满人,黄立是相当重视。

解除武装、分散安置、易服改字、设官监管、混充人口等等手段,可谓是周到又严密,后续措施也将不断实行。

“应该在冬季,会有大批的人口前来辽东,与满人村屯交错安置。再过上两三年,还要重新分派村屯耕地,实现混居。”

在黄立那个时代,满人已经彻底被汉人同化,除了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民族,已经与汉人无异。

要达到这个效果,同样需要较长的时间。但黄立等得起,并认为满人也是乐于不被汉人认出,不被歧视和仇恨。

其它民族也是同样的手段,多冠以明人之名,根本不必在户籍上注明,时时提醒他们是异族。

十几年,几十年,没有了历史和语言、文字,甚至没有了民族服装和传统习俗,也就是彻底地融合。

黄立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也能耐下性子,用时间来达到他的目的。

“今冬安置移民,那要提前修盖房屋,划出耕地。明年开垦耕种,秋季才有收获。”官吏略有些顾虑,说道:“差不多要提供一年的粮食。”

全凤翔点了点头,稍显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辽东一年一季,也只能如此了。好在,只是一年的吃食,以后会慢慢偿还回来。”

即便有朝廷大力的运粮,全凤翔也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招收移民也是经过了计算和考量。

可一下子可能涌入将近十万人,对于辽东官员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当然,提前准备是肯定的,象设置村屯,象修房盖屋。

桌案上便有地图,全凤翔伸手指点着,说道:“沿东辽河设置村屯,一直向北,本官准备将他们主要安置在吉林省。”

东辽河流经后世的吉林省辽源市、四平市、公主岭市、铁岭市昌图县等地,已经是吉林省的西边。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91章 无题

全凤翔的手指又停留在一处,说道:“这里古称扶余府,又名黄龙府,将在此建起吉林省第二座城,再向周边扩展。”

唐朝中后期,长春市属渤海国扶余府,为渤海国的边防重镇。辽朝,长春市属东京道黄龙府(今农安县)。

明朝,长春市设立其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

明朝初期,长春市属奴尔干都司。

明朝中叶,长春市属朵颜三卫。明朝末年,长春市属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之地。

按照这样的规划,吉林省以吉林市、长春市为中心,南面通过四平、辽源接连辽东,依托东辽河、松花江等河流,开发前景光明。

平原地区向来是最适合农耕之地,松辽平原的肥沃,也更适合移民垦荒耕种。

而说到黄龙府,很少人不知道,差不多都缘于岳爷爷的“直捣黄龙府”。

可惜,沧海桑田,曾经的辽金国都,已经是地广人稀的荒芜之地。

“黄龙府哈。”官吏笑了起来,也有不一样的感觉。

全凤翔微笑颌首,说道:“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正是岳爷爷矢志不渝,要打过去解救二帝的所在。”

官吏连连点头,目光在地图上来回观察,说道:“如此,下官以为可在开原囤积粮食,以借辽河之便。”

辽河最迟在魏晋时已有大批船队抵达辽阳的记录。

其后,经过历朝的努力,到明初江河入海口至开原老米湾全面通航,船只超过数千艘,运输粮购供辽东驻军。

“本官已经请李提督加强驻军,并开始水路运粮。”全凤翔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希望移民能来得早一些,内河还能航运。”

秋季伐倭是已经确定的作战计划,除了各项准备工作外,还要避开台风季。想要提前,却要冒很大风险。

如果抢掠的倭人在内河停运后到来,安置计划便可能向后拖延。

但也只是晚上一年,倭人却不会闲着吃干饭,辽北、辽省东部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

或者,继续安置在吉林市周边。毕竟,那里已经有了不少村屯,有了一定的基础。

而且,东北三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劳力。

与官吏仔细商讨,基本确定了接下来的工作,官吏才告退而去。

全凤翔喝着茶水,轻揉着太阳穴,享受着片刻的松缓。

辽东不比北方,既要恢复重建,又要开拓进取,工作繁重又琐碎。但眼见着辽东日渐繁荣,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鞑虏若是受抚,则大事又成一桩。反击沙俄,三五千人即要。军队也能腾出手来,驻防各地,或是向蒙古诸部用兵。”

蒙古诸部衰弱的很严重,林丹汗在的时候,还能袭扰辽东边境。可现在,只剩下明军主动进攻的份儿。

在犀利的火器面前,昔日能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已经无能为力。

这也是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何况,生产方式单一,科技水平落后,中原王朝只要封锁,便能使蒙古诸部陷入困境。

没有边患,才能安心发展。全凤翔即便不太涉及军事,可也知道,现在的明军前所未有的强大。

军队的强大是一方面,皇帝不断的开拓进取,更将国力战力展现无遗。

开疆拓土,捷报频传,带来的是大明子民们的骄傲和自豪。国家强大,在不知不觉间,也带给百姓一种挺直腰杆的荣誉感。

更重要的是,屡次对外征伐,并没有加赋增税,使百姓感到负担和苦难,反倒是给他们带来了好处和利益。

朝廷邸报上也在每次征伐取胜后,进行说明解释;衙门外的告示栏,也有着地图上的显示。

占了多大的地盘,缴获了多少钱财,那里的气候环境如何等等。

老百姓能够直观地了解,而这些征伐也给他们带来了兜底的保障。

在这边无地无房,穷困潦倒,自可去移民他乡,能领地耕种,能盖屋居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除了海外新占的地方,大明好象处处都缺人。辽东,东宁府,四川,连甘陕也开始招收移民。

全凤翔也感觉到了移民的来源地和数量在减少,山东、北直隶、江淮是指定向辽东移民的。

原来可是还有河南,甚至是山西。现在,这两个省的百姓转而向甘陕移民,这是朝廷的安排。

“应该是要收复河套,或是向西域用兵了吧?”全凤翔还是知道些大明的战略策划的,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91章 无题

但对此也是猜测。

不管是收复哪里,开发经营,或是稳固占领,都需要人口,需要军队。而就近迁徙百姓,应该是成本最低,最为便利的办法。

四川是明军最早的根据地,也是开发最早的省份。但自国战取胜之后,便不再吸引百姓前去。

全凤翔自然知道,这是万岁比较独特的思路,叫留出发展空间,保证土地够一代或两代人的生存需要。

当然,这也是挤出移民的一个手段。否则,谁都紧着本土迁徙,海外占领地又怎么填充人口?

“满人,倭人!”全凤翔微眯起眼睛,思索着如何能更快更好地使他们归化同化,成为与明人无异的大明子民。

海外占领地的经验,给全凤翔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但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族也有各族的差异,大策略不变,却还要有一些小的调整。

“满人还是要严加监管,毕竟很多人享受了中原的繁华,种田耕种不是轻松的工作,他们可能会心生不满。”

“分散安置虽然不错,但分得更散,更宽广,应该更好吧?”

全凤翔不太确定,这要和当地驻军的兵力,以及地方弹压的力量,有很大的联系。

至于倭人,他倒是认为更好管理。

根据朝廷转来的情报,转送来的将是倭国的农民,比较温顺的,大名那么压榨,也少有反抗的。

在倭国,土地也不多,人口却不少,人地矛盾还是比较突出。而且,还时常受灾,生存环境并不算好。

“不过是为了口吃食而整天忙碌劳累的农民,哪里会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念。只要生活条件好,怕是连祖宗都会忘了。”

全凤翔露出几分讥笑,对已经制定的计划,有了更多的自信。

倭国农民,吃饭都困难,更不会读书识字了。在全凤翔看来,这更是有利的条件。

改变发型和服饰,对于俘虏来说,一道命令就行。学说汉话,数月或一年,普通的会话应该也没有问题。

“来到异国他乡,知道注定回不去,又有更好的条件,衣食无忧的话,也就没有了作乱之源。”

全凤翔很确定,因为他有切身的体会。

黄立未出时,满清几乎已经坐稳了天下,陆地上只剩下夔东明军,海上只有东南的郑家。

虽说大多汉人都深恨异族,但为生活所迫,为保性命,几乎已经熄掉了反抗的意志。

直到扭转危局,又借水西之战,干掉了吴三桂,并收服了吴部兵将,才算是掀起风潮。

人们都要顺从于大势风潮,屈服于鞑虏的统治是风潮,奋起反抗也是风潮。说白了,都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所以,倭人到了辽东,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耕种,好好生生地活着。

然后,原来的家乡,原来的山水,原来的环境,会逐渐成为淡漠的记忆,只能偶尔在脑海时回味。

到了下一代,根本没见过倭国,不会说倭语,不识得倭文,即便口口相传,又能有多深刻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