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84章 粮食是武器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4章 粮食是武器

杨生芳接连阅读了三遍,才算是消化理解了万岁的思路,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他起身走到窗前,眺望着窗外的花草,绚丽的颜色,让他的思绪也发散飘飞。

“既是国法最大,那操作手段可就多了。比如,允许女人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允许女人走出家门工作。嗯,允许变成提倡更好一些,这不就是世俗化啦……”

“万岁既宽限了时间,剩下就是水磨的工夫。万岁说得有道理啊,宗教是为了解决贫穷,最容易接受的也是底层的百姓。”

“如果信教依然是穷得吃不上饭,眼看着别人活得越来越好,那会怎么想,又会怎么选择和改变呢?”

杨生芳嘴角微翘起来,感觉到自己已经领会了万岁的深意,有了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

除了宗教问题,黄立还提出了建议,那就是引导和鼓励当地土著种植经济作物,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

金鸡纳树、橡胶树、油棕树,还有可可、咖啡、胡椒和茶叶,都适合马来亚半岛的气候和温度。

至于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自给率限制在百分之五六十。剩下的缺口,则从湄公省和缅甸采购。

在什么时候,粮食也是最有力的武器,饥饿则是最可怕的敌人。

“把粮食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就能够牢牢控制住土著。如果他们想造反作乱,掐断外购粮食,就能使其不战自乱。”

杨生芳捋着胡须,觉得万岁的这个策略太高明了。

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收入高,只要市面上粮价稳定,不让人担心,百姓自然是希望能多挣钱。

看着是生活好了,手中钱也多了,但这是表面上的利益。

如果不服顺,官府控制的粮食切断供应,或是抬价销售,洗劫百姓的积蓄还是小事,要饿死他们,也不困难。

历史上,英国佬在孟加拉就干过类似的事情。

当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英国人强迫孟加拉的农民改种罂粟、靛蓝等经济作物,大大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

于是,当严重的干旱席卷而来,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时,大饥荒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农民们为了度过饥荒,卖掉牲口、农具、儿女换取一点口粮。最后人们不得不啃食树皮、野草,甚至易子而食。

即便这样,活命依然是奢望,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最后连掩埋尸体的人都没有了。

野狗、秃鹫和其他野兽游荡在尸堆之间,吞噬着腐烂的尸体,红红的眼睛里充满了凶恶残忍的光芒。

据统计,在1770年的大饥荒中,整个孟加拉饿死了超过一千万人,差不多是当时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黄立并不知道那段悲惨的历史,但并不妨碍他利用后世的经济知识,来加强占领区的统治。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要是反过来,那就都别好。最多是失去占领的土地,可敌人的代价就是饿死。

“这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要有示范效应,才能让农民多种经济作物,并且认为粮食是不会缺乏的。”

“强制也是一个办法,但提前高价定购,或许更好。或者象万岁所说的办法,先从湄公和缅甸采购大量粮食,对,倾销,压低市场粮价……”

商品倾销也是西方殖民者控制殖民地经济,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看起来比大炮火枪温和,但威力却并不小。

洋米、洋面、洋布、洋钉等等,充斥于市场,摧毁了本地的民族经济,阻断了工商业的发展,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对于近现代中国的苦难,黄立清楚得很。反过来,他拿过来使用,也并不稀奇。

杨生芳的思路愈发清晰,仿佛面前开了扇明窗,让他看到了多个选择和手段,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迫切。

皇帝除了指导和建议,还答应从湄公和缅甸继续迁徙人口。

这些已经半归化的缅人越人,将稀释当地的族群,也将加入军队或警察,成为镇压反抗力量的武器。

固化的职业,也代表着固化的阶层。除非当地土著真心归化,并表现出效忠大明的行动,这种固化才会被打破。

否则,除了耕种和做工,不会再有社会地位上的提升,也不会进入政权的体制之中。

人为地制造阶层的差别,才会让人有改变和上进的心思和动力。除非安于现状,饿不死也富不了,那就老实地种地做工好了。

杨生芳感觉又学到了很多,什么改变农业种植结构,什么倾销,什么议价权等新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4章 粮食是武器

名词,让他的思维层次一下子就提升了。

“原来,治理蛮夷之地,还有如此多的手段和办法。还以为自己已经是千方百计,却没想到万岁的随意指点,就是自己所万万想不到的。”

“嗯,万岁应该也是殚精竭虑。如此智慧,那些土著蛮夷,还不被耍得团团转。如果不服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杨生芳吁出一口长气,顿觉心胸开阔,信心满怀。

虽然登嘉府是府的建制,但也只是人口少,若论地盘,潜力比湄公省还要大,建省也是早晚的事情。

主政登嘉府,杨生芳也是大权独揽,陆军、海军都听他调遣,说进攻就进攻,说灭国就灭国。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感到责任重大,生怕做得不好,影响到万岁开疆拓土的大计。

当然,要想加官晋爵的功利之心也不需要掩饰,皇帝的性情,也希望臣子都有上进之心,实心任事。

皇帝的书信那么厚,写得那么多,耳提面命也不为过。但杨生芳却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无能,要劳万岁费心。

这是宠臣的待遇,信任的表现。否则,就不是如此细致的指导提点,而是直接换人了。

感受着皇帝的恩遇,杨生芳踌躇满志,将皇帝的书信收好,准备好好斟酌,晚上安静时再写回信。

“不能少了,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接下来的策略都写上,那才显得恭敬,也吃透了万岁的指导。”

杨生芳走出办公室,心情大好,连空气都觉得清新起来。

…………….

仰光。

郑瓒绪从府中出来,在几个侍卫的卫护下,行走在仰光城的街头。

仰光很早前,曾是孟族(又称得楞族)渔村,名叫奥加拉巴。十一世纪时称为达贡,后来成为一个很小的城镇,主要以瑞光大金塔而闻名。

所以,仰光这个城市的名字,还是皇帝所赐。而经过缅人孟人劳工的建设,现在已经颇具规模,房屋建筑也完全是明朝的样式。

由于仰光靠近仰光河口,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航运事业极为有利。所以,在总督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现在已经成为缅甸第一大商港。

仰光造船厂就在仰光河上,有着从国内调派的工匠,又有着缅甸柚木的充沛资源,发展得很快,打造两三百吨的海船已经不在话下。

仰光的十月到二月,是最怡人的时节。头上是蔚蓝的天空,街道平整,路边还有着鲜花绽放。天气凉爽,轻风拂面。

“真是很好的地方啊!”郑瓒绪已经在城中住了十余天,很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气候,在清脆的马蹄声中,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亲兵队长古铜色的脸上现出笑容,只是有些怪异,嘿然笑道:“可惜,城中缅女太少,这些日子也没见着几个。”

“出息!”郑瓒绪翻了下眼睛,说道:“作为军政要地,对于土著的限制,是必要的。只有归化入籍,才能够自由行动。”

仰光城的居住和进出,确实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城内居民除了官吏和商人,就数军人最多。

这三种职业自然是以明人居多,包括那些在缅甸抢地耕种并安家落户的土司和土兵。

没错,相当数量的土兵已经成了职业军人,也变相地得到了身份上的解放。不再人身隶属于土司,而是成为驻防缅甸的明军的一部分。

土司也不是平白地损失,他们治下会多出缅人进行劳作。而这些士兵的征战之功,也会给他们带来利益和好处。

按照朝廷和总督府、土司们商议的结果,征战中的财物缴获将分成四份。三方和参战军队各分一份,出的人马多,分得钱财也多。

比如征伐孟加拉的军队,就基本上由各家土兵联合组建,数量高达六万之多。而明军只调动了数千炮兵,以及千余军官来进行指挥。

六万多全部换装滑膛燧发枪的军队,配备六十余门火炮,已经是一支雄厚到能够一举击灭孟加拉,并继续向其周边土邦进攻的强大力量。

“那个好象是缅女?”亲兵队长向路旁走过的女人投去目光,但也只是猜测,并不能够确定。

在征服缅甸后,服饰的改变是肯定会有的。但女人的裙装,在云南和东南亚地区,大同小异,都是筒裙的变化。

而归化的缅人对于服装的改变最为彻底和迫切,在他们心里,认为这才是高人一等的标志,是成为明人的骄傲的象征。

缅甸男人也穿类似于筒裙的服装,称之为“笼基”。因为与明人服饰差别大,变化也更明显,可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4章 粮食是武器

谓是一目了然。

郑瓒绪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便严肃了面容,告诫道:“注意军纪,不要如此轻浮。别把缅女这个称呼挂在嘴上,只要归化,就是明人。说不定,还是军属。”

亲兵队长收起笑容,也变得正色起来。

第一批归化的缅女,只有一小部分是达到归化标准的。剩下的,通常都是嫁与明军或官吏,而得到的身份上的改变。

象这般大大方方行于街道的,看起来从容又自信,就能看出不是寻常的妇女。

要知道,按照朝廷的法令,军人和官吏的配偶,只要身体没有残障,想要参加工作,官府可予以安排。

官府安排的工作,又是妇女,自然是比田地里劳作轻快多了,且旱涝保收,相当于拿俸禄的。

女人抛头露面地出门工作,在国战未结束时,便已经由皇帝开始推行实施。到现在,已经有数年时间,很多人都已经习惯。

如果官职高俸禄多,自然是当官太太养着;可小吏和士兵,倒并不抵触妻子在外面工作。

当然,妇女的文化程度越高,工作越好,挣得越多。这也是一种激励,让女人更乐于接受教育。

郑瓒绪已晋封为侯,此番虽然是带着家眷前来赴任,却也不用侯夫人出外工作,丢不起那个人。

“大人以后就坐镇仰光,不会再迁府搬家了吧?”亲兵队长岔开了话题,把刚才的轻浮遮掩过去。

郑瓒绪轻轻摇头,说道:“不在海上纵横驰骋,那还能叫海军?印度洋很大,仰光作为海军基地,辐射的范围太小了。”

虽然号称印度洋海军,可现在的基地除了仰光,勉强还有槟榔屿,连孟加拉湾都控制不了,更不要说西面的阿拉伯海了。

当然,作为海军司令,倒不是非得跟着舰队东征西讨。

仰光的造船厂,已经颇具规模,海军的扩充基本上要靠这里打造的船舰。造炮厂也在兴建,这都是印度洋海军不断强大的基础。

“从地图上看,锡兰位置重要,占领吉大港作为海军基地,下一步就要兵指锡兰。”

郑瓒绪又接着补充道:“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三支舰队,才能勉强控制印度洋。”

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其南部面向广阔的印度洋,东部靠近马六甲海峡,东北部是孟加拉湾,西北部是印度洋阿拉伯海。

其位置正处在印度洋的主航道附近,来往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船舶,基本都要通过锡兰附近的海域。

正因为锡兰地理位置的重要,以及丰产的香料、廉价优质的宝石,以及优良的港口条件等,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殖民者的觊觎。

十七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实现对斯里兰卡的完全掌控。锡兰的僧伽罗人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奈何战斗力相差太大,最终只得借助荷兰人的帮助。

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荷兰人取代葡萄牙人,在锡兰建立起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