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91章 臣子的多虑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91章 臣子的多虑

十年吧,盼望万岁身体康健,皇子也顺利成长。有这十年时间,万岁肯定会把大明内部整治得铁板一块。

皇子十岁登基的话,也不是没有先例。希望那时候文武相和,共扶幼帝,继续大明的辉煌。

张公诲用力摇了摇头,甩开这有些不忠,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念头。

生死存亡于一线的艰难困苦都熬过去了,此乃大眷大明。大明的列祖列宗,又岂能不佑万岁?

张公诲宽慰着自己,又觉得皇家子嗣太单薄。这充实后宫,不仅是为了子孙繁茂,还是为了大明的稳定。

“这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张公诲苦笑了一下,却也不想因此事再上奏。

就算一下子纳入后宫一堆的妃嫔,可要诞下子嗣,再长大成人,也要十来年。

张公诲转而一想,觉得这也不是坏事,“万岁是个重情的,这让下面的臣子也安心。”

要是翻脸无情,若是冷情寡义的,那些有历史问题的将领们,怕是要担惊受怕了。

“现在已经很好了,几年前是万万想不到如今这般景象的。”

张公诲开解着,心情好了,脸上也带了笑容,对张煌言说道:“冬天也应该有冬天的活儿,咱们多想些办法,让百姓也能赚点钱,手头宽裕些。”

北方的冬天寒冷,大地冰封,再兴土木是不可能的。老百姓通常会有猫冬的习惯,不是懒不想干,而是干不了。

张煌言苦笑了一声,说道:“能干的活儿不多,那就多想想吧!”

张公诲笑着点了点头,起身道:“工作少了,咱们也清闲清闲。今冬也算是个演练,是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明年就能补全。”

张煌言也深以为然,知道张公诲说的是迁都的事情。

如果一切顺遂,明年圣驾就能北上,冬季就要在京师度过。

有什么不周之处,今年看出来,明年就能整改,总不能让皇帝刚到京师,就生出了不满和厌倦。

北方的冬天肯定不比北方,只蔬菜就是个问题。窖储的萝卜白菜倒是管够,绿色蔬菜的话,就要盖暖棚种植,数量少,成本还高。

“只是皇家供应,倒也抛费不了多少。前朝就有的规矩,也别因为万岁节俭,就给废掉了。”

“就算要废,也得万岁发话,臣子怎么好自己作主。况且,万岁也没大兴土木,新修楼阁园林,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已经是很克制勤俭了。”

要知道,太祖朱元璋光复北京后,可是把元朝的宫殿全部拆除了,说是要除掉元朝的王气。

到了成祖迁都,修建皇宫时,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不可计数。

张煌言之前甚至想过,皇帝会不会另起宫室,不在紫禁城里居住。

毕竟,那里有着惨痛的记忆,父皇死于景山,母后和妃母也多自尽于宫室,还有死去的姐妹。

当时,长平公主十五岁,被砍断一臂侥幸未死;昭仁公主六岁,被崇祯砍杀于寿宁宫。

想一想,真是惨绝人寰。后宫有名号的妃嫔、公主,或自杀、或被杀,或者身受重伤,几乎没有一人幸免。

现在看来,皇帝为了大局,为了北方尽快恢复,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劳民伤财地折腾。

“万岁也不易啊!”张煌言出了行辕,远望着紫禁城的方向,生出不少的同情和慨叹,“都说睹物思人,可也有睹物伤情。”

“可惜,先皇的子女,如今只剩下万岁一人。江山能够光复,亲人却不能死而复生。”

张煌言摇了摇头,自以为猜透了万岁不愿北上迁都的真正原因。由此又想起一事,转身回来,与张公诲碰了个正着。

“景山的罪槐,要不要砍了?”张煌言劈头问道:“或者是直接封闭,明年开春把香山好好修缮一番。”

崇祯十七年,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朱由检缢死于景山,也称煤山或万岁山,东麓的一株老槐树下。

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还立碑警示。

而景山山下有北果园,东北隅有寿皇殿等殿台,可供皇帝登高、赏花、饮宴、射箭。

东北面的观德殿也原是明代帝王观赏儿臣们射箭之所。每到重阳节,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生。

说白了,景山离紫禁城很近,只要稍加修缮,便是现成的皇家园林,很省钱。

但有了崇祯自缢这件惨事,还有那棵“罪槐”,恐怕就不适合皇帝游玩赏景、饮宴娱乐了。

而在元、明时,皇家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91章 臣子的多虑

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有时会到此狩猎纳凉。

但与景山比,离宫别院就差得很多,要大修大盖,少不得要投入人力和钱财。

张公诲愣了一下,随即便明白过来,皱起了眉头,也有些为难。

本来就是一棵普通的歪脖子大树,但却有先皇自缢,而变得意义复杂。连带着景山,也不适合再做皇家园林、游玩之所。

如果是正常的改朝换代,这都不算什么,图个名的,把槐树圈起来,立个碑就完了。

可这大明中兴,那就是先帝的殉难之所,皇帝得妥善处置,才不会落下什么不好的名声。

“砍了肯定不行。”张煌言自己就否决了最干脆的办法,连连摇头,那地方他和行辕官员都去拜祭过,还给圈了起来,免得破坏。

张公诲沉吟着说道:“暂时不动,现在这样就挺好。香山那边的离宫别院开春就修缮,扩建也行。反正也要以工代赈,一次就争取干利索。”

后世看到的香山园林和建筑,多是清朝乾隆时修建的。象静宜园、双清别墅等建筑和园林,现在根本就没有。

张煌言倒不觉得这就是奢糜浪费,皇家有了园林,老百姓有了活计,两全齐美。

而且,这个时候修缮园林,光人工费就能省很多,老百姓不以为苦,还会感恩戴德。

毕竟,也就春耕秋收忙一些,老百姓被搜刮得够呛,也想着多赚点钱,手头能更加宽裕。

明年也就几个月的时间,秋收之后,北方的经济情况应该大有好转。老百姓有点积蓄,也就不能用现在的人工费标准再雇人了。

以工代赈是善政,老百姓欢迎;正常年景的话,压低工钱,那就是剥削。老百姓不爱来,还要骂官府吝啬压榨呢!

所以说,政策的推出,是否合用,还要看时机。要是时机不对,善政也变成了苛政。

张煌言和张公诲统一了意见,又放松下来,各自登车,回家休息。

他们这边的工作没有问题,能否迁都,一要看明年北方的恢复情况,其次则是北方边境的军备防御。

如果不能保证京师的安全,那皇帝坐镇京师,就将是极大的负担,极大的风险。

只不过,看刘体纯的布置,以及精兵强将的实力,应该也不会含糊。毕竟,要是边境出事,威胁到京城,打的可是刘体纯等将领的脸。

……………

洪山口关,位于遵化城东北四十余里,明代所建,规模宏大,也是古今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发生过很多著名的军事战役。

明代名将戚继光曾在此成功抵御了蒙古部落的南犯入侵;清太宗皇太极曾以此地为突破口,打下遵化城直逼京城。

刘体纯在众将的簇拥下,登上关顶,举起望远镜四下瞭望。气温已经很低,但多了几分清冷和畅快。

在望远镜的视野中,长城由近而远,像一条巨龙盘旋在此起彼伏的山峦之上。

遵化长城段绵延于燕山余脉,共计一百四十余里。始建于燕秦,经明朝修葺加固,有九个关口,两百多座敌台。

明崇祯初年,皇太极率军绕道蒙古,以此地为突破口,攻破长城防线,随后攻陷遵化城而直逼京师,从而震惊朝野。

“既是旧事,也是惨事,日后是绝不允许再发生的。”刘体纯放下了望远镜,用力拍了拍城墙垛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寥游击,兵力够不够用?”

寥游击身体墩实,上前躬身道:“殿下放心,便是战至一兵一卒,末将也绝不会再让敌人从此突破入关。”

洪山口关的守备共为四寨一营,分别为廖家峪寨、安峪寨、白枣峪寨、道岭寨和松棚营。

每寨守军现为百人,松棚营为五百,配备战马五十匹,也是寥游击坐镇之地。

洪山口关附近的地形与遵化境内其他关口地形高低方向截然相反。

其他关口的溪水流向皆由北向南流入蓟运河水系,地形是南低北高,而洪山口关内的水流却往北流,流入滦河支流的洒河河谷。

再加上洪山口南七公里有九虎岭将洪山口关与内地相隔,所以这是一个易攻难守的要塞。

历史上,除了鞑虏,明朝时还有多次被蒙古人从此地攻破关口,在关墙内侵扰的记录。

所以,长城防线,洪山口关作为重点。刘体纯也安排了寥游击这个经验丰富,又是谨慎性子的守将。

当然,边境是轮戍制,现在暂定的是四个月一班,所选的也是老成将领。

既然是防御,还是稳当的将领更合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91章 臣子的多虑

适。依靠着明军的火器优势,只要不懈怠,又有城墙可倚,以一敌十也能取胜。

刘体纯微笑着说道:“这话说得,好象孤让你送死似的。还战至一兵一卒,蒙古人就那么厉害?”

寥游击嘿嘿讪笑,晓得自己说错话了,便又改了说辞,“殿下放心,蒙古人来个万八千的,末将让他们尸横遍野。再多一倍,也让他们铩羽而归。”

刘体纯轻轻颌首,说道:“虽说蒙古人已经分崩孱弱,但也不可不防。要知道,如果让他们进入边墙,哪怕没有什么损失,这影响也是极恶劣的。”

众将心中凛然,都知道刘体纯所说的严重性。

迁都前若有边患,可能会影响到万岁北上;迁都后,就更加严重,说不定会是朝野震惊。

“主动出击,在边墙外建立缓冲,大概要等上一两年。”刘体纯有些遗憾和不甘,缓缓说道:“粮弹物资要储备,还有战马,一两万骑方能深入草原。”

驱逐了鞑虏,光复了天下,明军正是士气旺盛、精神高涨的时候。

但后勤却是硬伤,不管是粮食,还是弹药,多是要从南方运来。对明军向北的开拓进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等到在北方建好兵工厂,粮草物资也囤积充足,还要组建骑兵,至少一两年的时间,明军才具备深入草原作战的条件。

草原实在是太大了,论战力,明军肯定是强大,能以一当十。可蒙古人不跟你正面交锋,就很令人头痛。

出击一次,等到携带的粮草物资消耗光,就要无功而返。说不定,还可能遭到蒙古人的反击。

所以,历代的中原王朝都不能彻底征服北方的游牧民族。

大明建立之后,也有国势强盛的时候,太祖和成祖也是多次北伐,可依然没有消灭边患。

尤其是太祖的第二次北伐,三路共十五万大军,又有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等名将率领,可还是以失败告终。

此战可以说是明军有史以来的最大惨败,多位高级将领战死,死亡士卒也应达到了数万。

而且,大明的战略也因此由武臣所主张的肃清蒙古、占领内亚的进攻策略,转变为文臣所倡导的依托长城,实施近边防御。

从那以后,大明两百余年与蒙古长期对峙的格局,也因此而形成。

刘体纯自然是希望能够击败蒙古,把防线向北推,使长城成为第二道或第三道防线。

但徐达等名将的教训,他还是要吸取的。胜利固然是好,可若是失败,这后果不好承担。

关键是皇帝的态度,谨慎而保守,或者说是慎重而稳健。

“既然不能操之过急,这稳固防御却要万无一失。若是出了纰漏,那就只能是军法从事……”刘体纯的声音提高了几度,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众将。

众将都躬身听命,面上凛然正肃。

现在不是明末,鞑虏能数次入关,如入无人之境。鞑虏都完蛋了,要是让蒙古人再打进边墙,对他们来说,就是奇耻大辱。